[發明專利]微污染入庫(入湖)河流的水質凈化及生態濕地修復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57900.5 | 申請日: | 201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1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崔益斌;王家齊;胡海龍;張繼彪;鄭正;周亮;李繼華;鄭賓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楊浦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染 入庫 河流 水質 凈化 生態 濕地 修復 系統 | ||
1.一種微污染入庫(入湖)河流的水質凈化及生態濕地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水力自控翻轉閘門(9)、人工濕地(1)和多級階梯式人工濕地護坡(3),所述水力自控翻轉閘門(9)設河道中將其攔截為上游和下游,所述人工濕地(1)設于水力自控翻轉閘門(9)上游的河道內,所述多級階梯式人工濕地護坡系統(3)設于水力自控翻轉閘門(9)上游的河道兩岸坡上;所述多級階梯式人工濕地護坡(3)包括由無砂混凝土板(5)和樁(4)構成的板樁構件,該板樁構件在河道岸坡上從由高至低一排排地設置,在相鄰兩排板樁構件之間填充有填料并種植植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人工濕地(1)內種植沉水植物(2)和/或挺水植物(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樁構件中的無砂混凝土板(5)沿水平面的豎直方向設置,板樁構件中的樁(4)將無砂混凝土板(5)固定在河道岸坡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板樁構件中的多個無砂混凝土板(5)左右側邊相連構成與河道方面相同的一排樁構件;在河道垂直的方向上從河道岸坡頂部至河道水面,各排板樁構件呈向下的多級階梯狀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1、3或4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砂混凝土板(5)背向河道的一側設置有透水土工布(10)。
6.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排板樁構件之間的填料,自上而下分別為種植土(12)、陶粒(13)和粗礫石(1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排板樁構件之間種植的植物,從河道岸坡頂部至河道水面依次為陸上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
8.根據權利要求1、2或7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6)選自花葉蘆竹、再力花和香蒲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沉水植物(2)選自伊樂藻、金魚藻、黑藻和馬來眼子菜中的一種或幾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2)的種植方法為:在每年的3-4月份選擇水流平緩,底泥厚度20cm以上的河道,將草截成10cm左右的莖,以3-4支為一叢插入底泥,幾種不同的沉水植物間隔種植。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6)的種植方法為:在每年的3-4月份選擇河道內間歇性淹水和淺灘區域種植,以4-5支為一叢插入底泥,幾種不同的挺水植物間隔種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未經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790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對足后跟皮膚皸裂有輔助治療作用的襪子
- 下一篇:循環過濾水族養殖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