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字內容安全協作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7870.8 | 申請日: | 201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67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邱勤;湯幟;俞銀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10 | 分類號: | G06F2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孔凡紅 |
| 地址: | 10087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字 內容 安全 協作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內容安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字內容安全協作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和互聯網應用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成為了數字內容的主動生產者,基于網絡的人際協作也逐漸增多。內容協作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行為,典型的場景包括多位作者共同完成數字作品的創作,以及專家幫助作者修改完善數字作品。
數字版權保護技術通過一系列手段使得內容擁有設備能夠限定誰能夠如何使用數字內容,是一種重要的內容保護方式。現有的數字版權保護(Digital?Rights?Management,DRM)機制主要用于對正式發布后的數字內容進行保護,確保只有獲得合法授權的用戶能夠根據其所獲權限使用數字內容。一般而言,內容擁有設備將數字內容密文和完整性驗證信息封裝在數字內容包中,以防止內容受到非法訪問和篡改。只有獲得授權的內容使用設備能夠在成功驗證內容包的完整性后根據許可證中的信息解密、使用數字內容包中的數字內容。
現有的DRM機制通常假定數字內容在正式發布前所處的環境是安全可控的,幾乎不考慮為數字內容在正式發布前的創作過程中提供保護。然而在內容協作的場景中,創作過程涉及多個參與方,在各方交互的過程中,數字內容的安全性是不確定和不可控的。如果數字內容在內容協作過程中不受保護,數字內容很容易被竊聽者或者被惡意的內容協作設備非法使用和傳播,從而給版權所有者的權益造成損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字內容安全協作的方法和系統,用于提高在內容協作過程中數字內容的安全性。
一種數字內容安全協作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內容擁有設備創建數字內容的協作內容包,將創建的協作內容包發送給其他內容擁有設備和/或內容協作設備;所述協作內容包中包含屬性數據塊和內容數據塊,該屬性數據塊中包含僅能被內容擁有設備更新的信息,該內容數據塊中包含能夠被內容擁有設備和內容協作設備更新的信息;
接收到協作內容包的內容擁有設備根據該協作內容包進行權限驗證,并在權限驗證通過后對該協作內容包中屬性數據塊和/或內容數據塊中的信息進行更新,并將包含更新后的信息的協作內容包發送給其他內容擁有設備和/或內容協作設備;
接收到協作內容包的內容協作設備根據該協作內容包進行權限驗證,并在權限驗證通過后對該協作內容包中內容數據塊中的信息進行更新,并將包含更新后的信息的協作內容包發送給其他內容協作設備和/或內容擁有設備。
一種數字內容安全協作的系統,該系統包括:
內容擁有設備,用于創建數字內容的協作內容包,將創建的協作內容包發送給其他內容擁有設備和/或內容協作設備;所述協作內容包中包含屬性數據塊和內容數據塊,該屬性數據塊中包含僅能被內容擁有設備更新的信息,該內容數據塊中包含能夠被內容擁有設備和內容協作設備更新的信息;以及,
在接收到協作內容包后,根據該協作內容包進行權限驗證,并在權限驗證通過后對該協作內容包中屬性數據塊和/或內容數據塊中的信息進行更新,并將包含更新后的信息的協作內容包發送給其他內容擁有設備和/或內容協作設備;
內容協作設備,用于在接收到協作內容包后,根據該協作內容包進行權限驗證,并在權限驗證通過后對該協作內容包中內容數據塊中的信息進行更新,并將包含更新后的信息的協作內容包發送給其他內容協作設備和/或內容擁有設備。
本方案中,內容擁有設備創建的協作內容包中包含僅能被內容擁有設備更新的屬性數據塊以及能夠被內容擁有設備和內容協作設備更新的內容數據塊;內容擁有設備在進行權限驗證后,可以對屬性數據塊和內容數據塊中的信息進行更新,內容協作設備在進行權限驗證后,僅能對內容數據塊中的信息進行更新。通過將協作內容包劃分為僅能被內容擁有設備更新的屬性數據塊以及能夠被內容擁有設備和內容協作設備更新的內容數據塊,確保了內容協作設備對協作內容包的加工處理和重新封裝不會更改數字內容的屬性,從而提高了數字內容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1B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1C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協作內容包的結構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圖;
圖2B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設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大學;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787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內容再現系統、內容提供方法、內容再現裝置、內容提供裝置、內容再現程序和內容提供程序
- 內容記錄系統、內容記錄方法、內容記錄設備和內容接收設備
- 內容服務系統、內容服務器、內容終端及內容服務方法
- 內容分發系統、內容分發裝置、內容再生終端及內容分發方法
- 內容發布、內容獲取的方法、內容發布裝置及內容傳播系統
- 內容提供裝置、內容提供方法、內容再現裝置、內容再現方法
- 內容傳輸設備、內容傳輸方法、內容再現設備、內容再現方法、程序及內容分發系統
- 內容發送設備、內容發送方法、內容再現設備、內容再現方法、程序及內容分發系統
- 內容再現裝置、內容再現方法、內容再現程序及內容提供系統
- 內容記錄裝置、內容編輯裝置、內容再生裝置、內容記錄方法、內容編輯方法、以及內容再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