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接地彈片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57663.2 | 申請日: | 201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4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龍江;周旭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24 | 分類號: | H01R13/24;H01R13/648;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 地址: | 52386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地 彈片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接地彈片裝置,尤其是手持式電子設備的接地彈片裝置。
背景技術
手持式電子設備(例如手機)都有嚴格的防靜電要求,以保護內部的電子元器件不受靜電損壞,這就需要手機等手持式電子設備里的金屬件之間能夠有穩定可靠的接地,達到防靜電的要求,從而保護電子元器件。
例如,申請號為200410082448.9公開了一種接地彈片,安裝于一具有一安裝孔的裝配件上。該接地彈片包括一底部、一彈性部以及一卡扣部。該彈性部連接于該底部的一側,而該卡扣部相對于該彈性部連接于該底部的另一側。當該接地彈片安裝于該裝配件上時,該彈性部與該卡扣部分別包覆該裝配件的邊緣。但是,該接地彈片的體積較大,并不適合于移動終端裝置等小型電子裝置。
手持式電子設備內部金屬件之間的連接導通方式是通過導體(導電膠,導電泡棉,金屬片)互相連接來實現。在各種接地導通方式當中,其中彈片的導通接地效果最好,而在小型設備中,受空間限制等原因,彈片形體都比較小,尤其是彈片的彈腳比較細小,在包裝和裝配使用中,細小的彈腳比較容易變形,變形后彈片的彈腳與被接觸的金屬件之間因無預壓量而導致接地失效。
申請號為200920261258.1公開了一種手機中相對運動的金屬部件之間的接地彈片,包括彈片主體,所述的彈片主體為矩形,其長邊方向為運動方向,所述的彈片主體兩端設置有點焊位置,中間位置設置有一個細長的縫隙,所述的縫隙兩端分抵所述的點焊位置,縫隙兩邊對稱設置有凸起的觸點,從而解決相對運動的金屬件接地容易將彈片反向刮起并產生異響劃痕的問題。
上述技術仍未解決變形后彈片的彈腳與被接觸的金屬件之間因無預壓量而導致接地失效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接地彈片裝置,確保金屬件之間可靠穩定的接地。
本申請的發明人進行了反復研究,驚奇地發現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接地彈片裝置,包括接地彈片、第一金屬件、和第二金屬件;
接地彈片包括彈片本體和彈腳,所述的彈腳包括第一彈力壁和第二彈力壁,所述的彈腳末端為凸起結構,凸起結構與彈腳根部之間的一段彈腳為第一彈力壁,凸起部分為第二彈力壁;
第一金屬件的側壁設置有用于固定接地彈片的結構,用于將彈片本體固定于第一金屬件;第一金屬件設置至少一個避空槽位,用于容納接地彈片的第二彈力壁;
第二金屬件與接地彈片的第二彈力壁接觸,第二金屬件用于將第二彈力壁壓入第一金屬件的避空槽位。
根據本發明的接地彈片裝置,優選地,所述的凸起結構為弧形、波浪形、長方形、或鋸齒形。
根據本發明的接地彈片裝置,更優選地,所述的凸起結構為弧形。
根據本發明的接地彈片裝置,優選地,所述的第一金屬件為鞍形,鞍形的中間部分為支撐骨位,在鞍形骨位兩端設置有至少一個避空槽位。
根據本發明的接地彈片裝置,優選地,所述的第一金屬件為壓鑄成型件。
根據本發明的接地彈片裝置,優選地,所述的接地彈片裝置為手持式電子設備的接地彈片裝置。
一種手持式電子設備,包括本發明的接地彈片裝置。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設備,優選地,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設備包括移動終端裝置。
根據本發明所述的手持式電子設備,優選地,所述的移動終端裝置為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MP4播放器、或車載電腦。
根據本發明的手持式電子設備,所述的移動終端裝置更優選為手機。
本發明的接地彈片裝置,實現彈片在變形后仍然能保留一定的預壓量,從而確保金屬件之間可靠穩定的接地。
此外,本發明的接地彈片裝置可以提高裝配效率,降低彈片的物料損耗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接地彈片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一金屬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接地彈片與第一金屬件裝配后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接地彈片、第一金屬件和第二金屬件裝配后的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詳細說明如下:
1、接地彈片;2、第一彈力壁;3、第二彈力壁;4、第一金屬件;5、支撐骨位;6、避空凹槽;7、第二金屬件。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76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