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繞線機復位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7498.0 | 申請日: | 2011-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34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吳兆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兆超 |
| 主分類號: | B21F3/00 | 分類號: | B21F3/00;B21F45/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駒;白永才 |
| 地址: | 528322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繞線機 復位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繞線機傳統系統中的復位機構,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制造風扇罩或其它圓形網罩的繞線機復位機構。
?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用于制造風扇罩或其它圓形網罩的繞線機,其普遍包括機架、繞線裝置及電機,繞線裝置、電機分別安裝于機架上,電機驅動繞線裝置運行,使繞線裝置將金屬線繞制于機架上的圓盤狀的金屬網架上,再通過焊接固定金屬線而形成風扇罩產品,期間,每一個網罩繞線過程中,繞線裝置均是自圓盤狀金屬網架的中央位置沿半徑方向移至邊緣位置。由于現有的繞線機大部分沒有將位于金屬網架邊緣位置的繞線裝置回移至金屬網架中央位置的復位裝置,所以,該繞線機最初只能通過人手將繞線裝置進行復位,造成生產效率不高,且人手復位容易導致繞線裝置復位不到位,使下一個的工件的金屬線的定位不準,造成產品合格率低。然而,為了繞線裝置能自動復位,后來的繞線機采用正反轉向電機而驅動繞線裝置的前行與復位,正反轉向電機的配置成本高,且維護復雜,長期使用,正反轉電機容易損壞,嚴重影響產品正常生產。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靈活性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降低制造成本的繞線機復位機構。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繞線機復位機構,包括用于安裝電機的機架及由電機驅動的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導桿及由電機驅動的傳動件,繞線裝置安裝在導桿上并可在導桿上滑行,所述繞線裝置還通過離合裝置連接傳動件上,機架上設置有當離合裝置與傳動件分離時用于推動繞線裝置在導桿上滑行的復位裝置。
所述繞線裝置上安裝有用于驅動離合裝置與傳動件完成離合動作的往復式驅動裝置。
所述傳動件為傳動絲桿,所述離合裝置為與傳動絲桿相配的螺母套。
所述螺母套為半環螺母套。
所述繞線裝置上設有由復位裝置推動的滑動塊,滑動塊安裝在導桿上并可在導桿上滑行。
所述往復式驅動裝置安裝在滑動塊上。
所述往復式驅動裝置為伸縮氣缸。
所述復位裝置為復位氣缸。
所述電機為單轉向電機或正反轉向電機。
本發明對現有技術中繞線機復位機構進行改進,在機架上設置有導桿及由電機驅動的傳動件,繞線裝置安裝在導桿上并可在導桿上滑行,所述繞線裝置還通過離合裝置連接傳動件上,機架上設置有當離合裝置與傳動件分離時用于推動繞線裝置在導桿上滑行的復位裝置。當繞線裝置完成繞線工作而移至傳動件一端時,離合裝置脫離傳動件,復位裝置隨即推動繞線裝置使其復位,實現本發明靈活性強,代替原有的人工復位,提高工作效率,確保產品合格率,且使得電機可使用單轉向電機進行驅動,降低生產成本及維護成本。
?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根據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所述繞線機復位機構,該機構是安裝在用于制造風扇罩或其它圓形網罩的繞線機上,它包括用于安裝電機3的機架1及由電機3驅動的繞線裝置2,機架1一般為鈑金焊接而成的架體,機架1上安裝有用于安裝金屬網架的模具盤11,磨具盤11由電機驅動,進而帶動金屬網架也同步轉動,同時,繞線裝置2攜帶金屬線在金屬網架上自中央至邊緣位置沿半徑方向移動,實現繞線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兆超,未經吳兆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74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墻面扣槽機
- 下一篇:雙重鎖接式V字形折疊手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