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氛可控的真空箱式高溫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7299.X | 申請日: | 2011-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9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閔永剛;段永華;李輝;楊文斌;張樂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7B17/02 | 分類號: | F27B17/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劉國智 |
| 地址: | 71005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氛 可控 真空 箱式 高溫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加熱爐技術領域,涉及電加熱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氣氛可控的真空箱式高溫爐。
背景技術
當前材料、化工、煤炭等行業實驗室在進行物料的燒結、加熱、熱化學分析時,大多采用熱重分析儀或箱式高溫爐,但是由于熱重分析儀所能處理的物料一般情況下僅為20mg左右,物料量不能滿足相應的檢測和分析;而普通箱式高溫爐僅能實現物料的燒結、加熱和熱化學分析,不能很好的對升溫過程中物料的質量變化情況。造成熱重分析和物料燒結、加熱后物料形貌表征不能同步進行,給實驗和研發人員帶來很多不便。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氛可控的真空箱式高溫爐,在保證箱式高溫爐可以實現物料的燒結、加熱、熱化學分析的同時,使其具有堆積態和模擬稀相懸浮態的熱重分析功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氣氛可控的真空箱式高溫爐,包括爐膛14,爐膛14位于爐體15中,在爐體15的頂部與爐膛14的間隙中設置有頂部天平1,在爐體15的底部與爐膛14的間隙中設置有底部天平11,頂部天平1下方連接吊鉤3,吊鉤3伸入到爐膛14內部,底部天平11上方連接托盤8,托盤8位于爐膛14內部。
所述爐膛14自上到下采用等間隔的分段式結構,每個分段中設置單獨的加熱體5,相鄰的分段用Al2O3耐高溫材料隔開。
所述爐體15由爐體內膽殼10和包圍在爐體內膽殼10外的爐體外殼4組成,爐膛14位于爐體內膽殼10內部。
所述頂部天平1和底部天平11都設置于爐體內膽殼10和爐體外殼4之間。
所述爐體外殼4上設置有出氣孔2。
所述爐體外殼4采用冷軋鋼板密封焊接,接口處均采用水冷套保證密封性能。
所述爐膛14的爐膛殼體7與爐體內膽殼10之間填充保溫層6。
所述保溫層6采用1700/400型摩根或阿爾賽高純氧化鋁纖維。
所述爐膛14的膛內底部設置有進氣管9,爐體內膽殼10和爐體外殼4之間設置有混氣室12,爐體外殼4上設置有進氣孔13,進氣管9通過混氣室12與進氣孔13連通,為爐膛14布風。
所述進氣管9為Y字形,一端連通混氣室12,另外兩端實現布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發明加裝了天平,同時采用爐體密封技術,并且可外接真空和配氣系統,使本發明在實現燒結、加熱和熱化學分析的同時也具有了熱重分析的功能;
2.由于本發明采用了分段加熱的方式,有效降低了爐膛內部的溫度梯度,保證了爐膛內部的均溫性;
3.由于采用了加設吊鉤的方式來模擬稀相懸浮態,所以本發明可以模擬物料在稀相懸浮態下的燒結、加熱、熱化學分析和熱重分析;
4.由于本發明可以外接不同的氣源,所以可以模擬不同氣氛下物料的堆積態和稀相懸浮態下的燒結、加熱、熱化學分析和熱重分析。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附圖所示,本發明為一種氣氛可控的真空箱式高溫爐,包括爐膛14和爐體15,爐體15由爐體內膽殼10和包圍在爐體內膽殼10外的爐體外殼4組成,爐膛14位于爐體內膽殼10內部,在爐體15的頂部與爐膛14的間隙中設置有頂部天平1,在爐體15的底部與爐膛14的間隙中設置有底部天平11,頂部天平1和底部天平11都設置于爐體內膽殼10和爐體外殼4之間。頂部天平1下方連接吊鉤3,吊鉤3伸入到爐膛14內部,吊鉤3用于固定物料,用耐高溫的材料制成。底部天平11上方連接托盤8,托盤8位于爐膛14內部,托盤8用于放置坩堝,也用耐高溫的材料制成。
其中,爐膛14自上到下采用等間隔的分段式結構,每個分段中設置單獨的加熱體5,相鄰的分段用Al2O3耐高溫材料隔開,可有效降低爐膛內部的溫度梯度,保證爐膛內部的均溫性。
爐體外殼4采用冷軋鋼板密封焊接,接口處均采用水冷套保證密封性能,爐體外殼4上設置有出氣孔2,根據需要,出氣孔2可接抽真空系統或者冷卻系統。
爐膛14的爐膛殼體7與爐體內膽殼10之間填充保溫層6,保溫層6可采用1700/400型摩根或阿爾賽高純氧化鋁纖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729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