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家蠶性染色體連鎖基因PdpⅠ及其隱性致死突變基因和它們在家蠶性比控制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7127.2 | 申請日: | 2011-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96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牛寶龍;譚安江;孟智啟;黃勇平;翁宏飆;祝新榮;劉巖;何麗華;柳新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5/12 | 分類號: | C12N15/12;C07K14/435;C12Q1/68;A01K67/04;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從友 |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杭州市石***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家蠶 染色體 連鎖 基因 pdp 及其 隱性 致死 突變 它們 控制 中的 應用 | ||
1.家蠶性染色體連鎖基因PdpⅠ,其特征在于該基因具有Seq?ID?NO.1、Seq?ID?NO.3、Seq?ID?NO.5、Seq?ID?NO.7、Seq?ID?NO.9和Seq?ID?NO.11所示的mRNA序列。
2.權利要求1所述的mRNA序列編碼的蛋白質,其特征在于該蛋白質具有Seq?ID?NO.2、Seq?ID?NO.4、Seq?ID?NO.6、Seq?ID?NO.8、Seq?ID?NO.10和Seq?ID?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3.家蠶性連鎖平衡致死系的致死基因,其特征在于該基因具有Seq?ID?NO.1、Seq?ID?NO.3、Seq?ID?NO.5、Seq?ID?NO.7、Seq?ID?NO.9和Seq?ID?NO.11所示的mRNA序列經過突變獲得的基因序列。
4.家蠶性連鎖平衡致死系的致死基因SLBL-l1,其特征在于該基因具有Seq?ID?NO.13所示的DNA序列。
5.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因用于選育雄蠶。
6.分子標記法進行權利要求4所述的致死基因SLBL-l1向常規品系轉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
1)選擇家蠶性連鎖平衡致死系的雄蠶與常規品系的雌蠶雜交,F1代雌蠶全部死亡,雄蠶有兩種基因型全部存活,基因型為ZZl1或ZZl2,雄蠶飼養至蛾期,與常規品系的雌蠶進行單蛾雜交,雄蛾與卵圈一一對應,交配后的雄蛾提取基因組DNA,用特異性引物進行PCR檢測,選擇含有所述致死基因SLBL-l1的雄蛾的后代F2代,基因型為ZZl1,繼續飼養,不含SLBL-l1基因的卵圈棄去;
2)將F2代蠶飼養至蛾期,選擇雄蛾與常規品系的雌蠶進行單蛾雜交,交配后的雄蛾提取基因組DNA,進行PCR檢測,選擇含有所述致死基因SLBL-l1的雄蛾的后代F3代,基因型為ZZl1,繼續飼養;如此反復多代雜交,就可將SLBL-l1基因導入常規品系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分子標記法進行致死基因SLBL-l1向常規品系轉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步驟1)和步驟2)中特異性的PCR引物如下:正向引物:5′-GTGTAGGATCACCGAGCAGTCAC-3′,反向引物:5′-GAGTGACCGACAGGAACGACCTG-3′;基因型為ZZ?l1含有所述致死基因SLBL-l1的雄蛾能夠擴增出2,940?bp片段。
8.用于鑒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致死基因SLBL-l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采用特異性的PCR引物,正向引物:5′-GTGTAGGATCACCGAGCAGTCAC-3′,反向引物:5′-GAGTGACCGACAGGAACGACCTG-3′,進行PCR檢測,能夠擴增出2,940?bp片段的為權利要求4所述的致死基因SLBL-l1。
9.用于鑒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致死基因SLBL-l1的特異性的PCR引物,其特征在于:該特異性的PCR引物由正向引物:5′-GTGTAGGATCACCGAGCAGTCAC-3′,反向引物:5′-GAGTGACCGACAGGAACGACCTG-3′組成。
10.權利要求9所述的特異性引物用于進行權利要求4所述的致死基因SLBL-l1向常規品系的轉育及性比控制品種的分子鑒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712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