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存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6651.8 | 申請日: | 2011-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71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波涌 | 申請(專利權)人: |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22 | 分類號: | G06F1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 11306 | 代理人: | 陸鑫;房嶺梅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區華***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存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地涉及計算機領域,更具體地來說,涉及一種內存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計算機主板的開發和應用中,經常會發生內存丟失的問題,即在主板相應內存槽插上內存后,可能在開機階段或者重啟的過程中,發生部分或者全部內存找不到的情況。通過一種有效的快速排除機制來檢測哪些通道上的內存出現了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現有技術中,提供了一種內存檢測方法,可選擇性地指定內存插槽進行檢測,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利用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取得個別內存信息顯示于操作界面;通過操作界面,接受待檢測內存選取;根據選取,輸入一第一邏輯值至待檢測內存中進行運算;及輸出運算后的一第二邏輯值,并顯示于操作界面。這種內存檢測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內存的檢測。
然而,上述技術方案僅靠單一的基本輸入輸出的軟件來排查問題,由于相關芯片組出廠時定義內容簡單,在遇到復雜的問題時算法就可能出錯,從而使這種檢測算法的可靠性較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在遇到復雜的問題時算法就可能出錯,降低了該檢測方法的可靠性的缺陷,本發明提出了能夠解決上述缺陷的內存檢測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內存檢測方法,包括:在計算機系統啟動過程中,對插入內存槽中的內存分別進行第一檢測和第二檢測;判斷第一檢測所得到的第一結果與第二檢測所得到的第二結果是否一致;根據判斷結果,確定內存是否成功插入內存槽中,其中,第一檢測和第二檢測均用于檢測內存是否成功插入內存槽中。
優選地,第一結果和第二結果均指示內存成功插入內存槽中或內存未成功插入內存槽中。
優選地,當第一結果和第二結果均指示內存成功插入內存槽中時,確定內存成功插入內存槽中。
優選地,在確定內存成功插入內存槽中后,對內存進行初始化操作。
優選地,當第一結果和第二結果不一致時,重復第一檢測和第二檢測中指示內存未成功插入內存槽中的檢測,以確定內存是否成功插入內存槽中。
優選地,當重復檢測的次數未超出預定次數時,檢測指示內存成功插入內存槽中,則確定內存成功插入內存槽中。
優選地,在確定內存成功插入內存槽中后,對內存進行初始化操作。
優選地,當重復檢測的次數達到預定次數時,檢測指示內存未成功插入內存槽中,則確定內存未成功插入內存槽中。
優選地,在確定內存未成功插入內存槽后,通過顯示模塊來顯示關于內存未成功插入內存槽的信息。
優選地,在確定內存未成功插入內存槽后,通過輸出模塊將關于內存未成功插入內存槽的信息輸出。
優選地,在確定內存未成功插入內存槽后,通過音頻模塊發出報警信息。
優選地,第一檢測是通過通用輸入/輸出模塊來實現的,第二檢測是通過基本輸入/輸出模塊來實現的。
利用本發明的內存檢測方法,可以通過第一檢測和第二檢測相結合的檢測方法,可以檢測出內存條是否成功插入內存槽,而且在遇到復雜問題時,能夠避免出錯,從而提高了這種檢測的可靠性。
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發明而了解。本發明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所寫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在附圖中: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內存檢測方法的流程圖;以及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內存檢測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內存檢測方法的流程圖。
在步驟S100中,在計算機系統啟動過程中,對插入內存槽中的內存分別進行第一檢測和第二檢測。在計算機系統啟動過程中,可能會發生部分或全部內存找不到的情況,所以在計算機系統啟動過程中,對內存進行第一檢測和第二檢測。具體地,利用第一檢測和第二檢測來檢測內存是否成功插入內存槽中,有利于及時檢測到未成功插入內存槽中的內存,保證計算機系統的穩定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66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沖床的多工位送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