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茶葉中重金屬鉛的快速檢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56376.X | 申請日: | 201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94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林欣大;朱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計量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78 | 分類號: | 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俞慧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葉 重金屬 快速 檢測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中重金屬鉛的快速檢測方法,屬于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領域。
(二)背景技術
鉛是人體生理不需要的元素,也是對人體具有積累性毒害的重金屬元素之一。人體慢性鉛中毒的癥狀為:食欲不振、消瘦、貧血、腹瀉、關節痛等;鉛損傷則是國際公認的危害兒童神經系統發育的第一殺手。國內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兒童體內血鉛含量超過100微克/升,智能指數就會下降10-20分。
鉛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食品中也不可避免地含有微量的鉛。由于鉛對人體具有毒害作用,因此,國家食品衛生標準對各類食品的鉛殘留都有明確的限量規定,并列為食品安全衛生監督抽檢的必檢項目。
我國茶葉重金屬殘留限量標準是1988A制定的,代號為GB9679-88,其中規定:成茶中鉛≤2mg/kg(緊壓茶:3),而對有機茶鉛限量標準更是達到≤1mg/kg。重新修訂的茶葉重金屬殘留限量國家標準中規定,普通茶葉中鉛殘留的最大限量仍執行這一標準。國家制訂茶葉標準的方法套用普通的“食品標準”,鉛殘留的測定方法參照”食品中鉛的測定方法”,編號為GB5009.12-2010,采用的“干茶全葉測量法”。
茶葉中鉛的測定方法主要有:電化學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光譜法和質譜法等。國家標準規定食品中鉛含量測定方法主要有:石墨爐原子吸收法、火焰原子吸收法、雙硫腙比色法。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法及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鉛,靈敏度高,精確度和準確度好,能夠進行重金屬鉛的準確定性、定量分析,但是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價格昂貴,不利于該標準方法的推廣;而雙硫腙比色法采用了劇毒物質氰化鉀,這無疑加大了檢測人員的安全危險;并且這三種方法存在耗時長,操作復雜、添加的化學溶劑量大容易引起污染等問題,自然無法作為茶葉中重金屬鉛快速檢測的推廣方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茶葉中重金屬鉛快速檢測方法,對新上市、或已上市的茶葉產品進行現場的快速檢測。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傳統重金屬鉛檢測采用大型精密儀器設備或者氰化鉀等劇毒物質而很難將其應用于食品、水樣等樣品的快速檢測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方便、快速的茶葉中重金屬鉛檢測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茶葉中重金屬鉛的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樣品液的配制
a-1.取粉碎后的茶葉樣品,通過消解、濃縮得到澄清透明的無色待測液,控制無色待測液的體積以粉碎后的茶葉樣品的質量計為1ml/g;
a-2.在無色待測液中加入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類表面活性劑,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類表面活性劑的加入量以無色待測液的體積計為0.02~0.06g/ml;再加入一定量的緩沖溶液控制pH在4~6,得到混合溶液A,控制混合溶液A的體積以步驟a-1中粉碎后的茶葉樣品的質量計為1.6ml/g;最后往混合溶液A中加入濃度為20~30mg/kg的二甲酚橙溶液,得到樣品液,并且控制樣品液的體積以粉碎后的茶葉樣品的質量計為2ml/g;
b.標準液的配制
量取至少一份一定體積的標準鉛溶液,標準鉛溶液的體積以步驟a-1使用的粉碎后的茶葉樣品的質量計為1ml/g;將標準鉛溶液依次按照步驟a-1和步驟a-2在與粉碎后的茶葉樣品同樣的處理條件下進行處理,得到標準液,其中標準鉛溶液經消解、濃縮得到的無色待測液的體積與未處理前的標準鉛溶液的體積相同;所述標準鉛溶液的濃度在0.90~10.0μg/ml之間;
c.將樣品液與標準液進行比色。
一般而言,當鉛溶液中鉛含量很低時,可以近似認為該溶液的密度為1,本發明使用的標準鉛溶液的密度均可視為1。
本發明上述技術方案,是利用鉛和二甲酚橙會生成紫紅色螯合物的原理,通過將樣品液與標準液進行比色來確定樣品中的鉛含量,若樣品液的顏色比標準液淺,則表示茶葉樣品中鉛含量小于標準鉛溶液的濃度;若樣品液的顏色比標準液深,則表示茶葉樣品中鉛含量大于標準鉛溶液的濃度;若有必要,可采用多份不同濃度的標準鉛溶液制備幾份標準液,將樣品液分別與幾份標準液進行比色,以更精確確定茶葉樣品中鉛含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計量學院,未經中國計量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63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室內定位系統中軌跡回放功能的優化方法
- 下一篇:一種復合聚乙二醇相變儲能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