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長條狀高效空氣油冷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5944.4 | 申請日: | 201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51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趙光新;朱宏林;張帥;鄢亮;邵麗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馬汽車研發有限公司;山東同創汽車散熱裝置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紹寧 |
| 地址: | 20120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條狀 高效 空氣 油冷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用空氣油冷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長條狀高效空氣油冷器。
背景技術
油冷器是安裝在汽車發動機艙及附近的一種用于冷卻自動變速器油的冷卻裝置,目前,油冷器主要由一片散熱芯片構成,其散熱效率有限。中國專利CN201836632U公開一種板式風冷油冷器。中國專利CN201636302公開一種油冷器總成。該些油冷器由于其自身大小設計的局限,不能起到良好的散熱性,因此,缺乏一種用于汽車上的散熱效果良好的油冷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長條狀高效空氣油冷器,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長條狀高效空氣油冷器,其包括多個子油冷器,所述子油冷器并排安裝成一個油冷器整體并固定在一個支架上,相鄰兩個子油冷器間設置一根帶有兩排油孔的共用油管作為所述相鄰子油冷器的進油支管或出油支管,并所有子油冷器并聯連接在總的進、出油管上。
本發明所述共用油管為方形管。
本發明所述方形管為方形壓合結構,所述方形管由兩個沖壓件圍成,并在方形管的一端設有封蓋。
本發明所述總的進、出油管分別設在所述油冷器整體的上、下兩側。
本發明所述總的進、出油管的管口設有氣墊膜。
本發明所述空氣油冷器由兩個以上的管帶式子油冷器構成。
本發明所述子油冷器上的各散熱管的寬度在12mm-20mm之間。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的長條狀高效空氣油冷器,將多個子油冷器并聯設在總的進、出油管上,實現多個油冷器并聯的散熱性能,加大了散熱面積,并且可以將油冷器的散熱管做到很窄,提高了其散熱效率,比傳統的油冷器空氣阻力小,安裝在汽車散熱器水箱的前面,有利于汽車風扇的散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空氣油冷器的正視圖。
圖2為本發明空氣油冷器的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空氣油冷器的俯視圖。
圖4為沿圖3中AA線的剖視圖。
圖5為圖4中C處的放大圖。
圖6為所述共用油管的正視圖。
圖7為沿圖6中GG線的剖視圖。
圖8為所述共用油管的俯視圖。
圖9為沿圖8中BB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及圖3所示,本發明的長條狀高效空氣油冷器,其包括多個子油冷器1,所有子油冷器并排安裝成一個油冷器整體并固定在一個支架5上,相鄰兩個子油冷器間設置一根帶有兩油孔的共用油管4作為相鄰子油冷器的進油支管或出油支管,并所有子油冷器并聯連接在總的進、出油管3、2上。本發明采用并聯設在進油管和出油管上的多個子油冷器,增大了散熱面積,提高了散熱效率。
如圖1及圖2所示,上述總的進、出油管分別設在油冷器整體的上、下兩側,總的進油管3的管口及出油管2的管口設在支架5的同一側,該結構利于空氣油冷器的安裝,滿足汽車內件的布置。
如圖4所示,本發明空氣油冷器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空氣油冷器由三個管帶式子油冷器1a、1b、1c構成,自動變速箱的油經過油泵的增壓進入總的進油管3,再通過油路分配器6分成兩路(見圖5),一路進入子油冷器1a與子油冷器1b共用的進油支管即位于兩者之間的共用油管4b內,通過共用油管上的油孔44(見圖9)進入子油冷器1a、1b的各散熱管內,另一路進入子油冷器4c的進油支管4d內然后進入子油冷器4c的各散熱管內;進入子油冷器1a內的油散熱后進入其出油支管4a內,進入子油冷器1b和子油冷器1c內的油經散熱后進入出油支管即位于兩者之間的共用油管4c內,然后出油支管4a與共用油管4c內的油流入總的出油管2內;流出長條狀高效空氣油冷器,回到自動變速箱內。本發明通過三個子油冷器增大分流量來提高散熱效率,同時通過油路分支器控制進入三個子油冷器內的油量相同,實現油量的均勻分配,達到更好的散熱性。
由于本發明采用并聯的多個子油冷器進行散熱,這樣在滿足油冷卻時間、充分發揮子油冷器的散熱面積等技術要求的同時,子油冷器上各散熱管的寬度在12mm-20mm之間,以此減小對經過油冷器風的阻力,使空氣油冷器的散熱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如圖6、圖7、圖8及圖9所示,上述共用油管4為方形管。為便于生產制造,也便于將方形管焊接固定,上述方形管為方形壓合結構,方形管由兩個沖壓件41、42圍成,并在方形管的一端設有封蓋43,并在沖壓件41、42上分別形成一排油孔44。如圖7及圖9所示,上述方形管由沖壓件41插入沖壓件42內,并通過封蓋43密封一端,組合成一個整體,該封蓋也為沖壓件,然后將整體送入釬焊爐內進行焊燒。本發明的方形管采用方形壓合結構,異于通用的圓形集油管結構,該結構的特點是:(1)其制作簡單,降低了生產成本;(2)解決了圓形集液管在兩個方向插入油冷器散熱管內而造成的空間不足;(3)采用沖壓模具及沖壓板料制成,其通用性好,可以滿足各種尺寸及各種結構的生產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馬汽車研發有限公司;山東同創汽車散熱裝置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海馬汽車研發有限公司;山東同創汽車散熱裝置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594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