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20MnMo鋼微合金化及熱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4851.X | 申請日: | 201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02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于慎君;劉曉珂;陶凱;石如星;代博杰;李德福;郎慶斌;殷立濤;張峰;聶新林;席志永;陳艷芳;李光;林乙丑;于文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12 | 分類號: | C22C38/12;C21D1/18 |
| 代理公司: | 洛陽市凱旋專利事務所 41112 | 代理人: | 陸君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20 mnmo 合金 熱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低碳合金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Nb微合金化的20MnMo鋼及熱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優良焊接性能的低碳合金鋼用量大且用途多。20MnMo屬壓力容器用低碳合金鋼,焊接性能良好,廣泛應用于中溫高壓容器,如高壓加熱器管板、進出口水管、封頭、底蓋、筒體、等鍋爐設備中的核心部件。隨著技術進步,對鋼鐵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斷提高,很多工況下,不僅要求具有高的強度、良好的塑韌性,還應具有低的韌脆轉變溫度及優良的加工性能。生產中常常出現20MnMo管板、模塊等沖擊功不穩定而達不到技術要求,造成工件多次返修或報廢的情況,據分析這與晶粒粗大有關。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20MnMo鋼微合金化及熱處理方法,適用于有效截面100~700mm的工件。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20MnMo鋼微合金化,其化學成分組成以質量百分數計為:C:0.17~0.23、Si:0.17~0.37、Mn:1.10~1.40、P:≤0.025、S:≤0.015、Ni:≤0.30、Cr:≤0.30、Cu:≤0.25、Mo:0.20~0.35;還添加有微合金元素Nb,Nb的含量為0.03~0.06。
微量元素鈮被廣泛應用于微合金鋼中,對鋼的性能產生多種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熱加工過程中抑制奧氏體的形變再結晶并阻止其晶粒的長大;二是可以通過應變誘導析出碳氮化合物,發揮鈮的沉淀強化作用。對于20MnMo低碳低合金鋼而言,向鋼中添加的合金元素Nb對鋼的性能影響非常強烈。少量的Nb在鋼中便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Nb細化晶粒,在提高強度的同時,又改善鋼的韌性。
一種微合金化20MnMo鋼熱處理方法,其工藝步驟為:
(1)將工件放入熱處理爐內,以40~60℃/h的速度升溫至350±10℃保溫2~5h,然后再以40~60℃/h的速度升溫至600~700℃保溫3~8h;
(2)600~700℃保溫后,以50-80℃/h的速度升溫至淬火溫度880~930℃保溫3~20h;
(3)將工件從爐中吊出,放入水中淬火10~120min,表面溫度≤150℃之后從水中取出,水溫控制在≤20℃;
(4)冷卻結束后及時裝爐回火,以30-60℃/h的速度升溫至350~400℃,保溫4~8h;
(5)350~400℃保溫結束后,以30~60℃/h的速度升溫至回火溫度580~650℃,保溫6~35h,出爐空冷。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優越性:
一、經性能熱處理后,20MnMo鋼及Nb微合金化后的20MnMo鋼力學性能如表2所示。
表2??加Nb前后20MnMo鋼性能對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48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