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核島內部微網基準點的建立方法及其測量觀測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4559.8 | 申請日: | 201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51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朝暉;張振虎;王定強;居海兵;郭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15/00 | 分類號: | G01C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創專利商標事務所 31217 | 代理人: | 劉斌 |
| 地址: | 20151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島內 部微網 基準點 建立 方法 及其 測量 觀測 平臺 | ||
1.核島內部微網基準點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核島中心微網基準點的測量采用如下步驟:
1)在至少兩個已知首級控制點(A01、A02)的基礎上,增設加密的次級控制點(AP03)作為起算點;
2)在底封頭的頂端任意增加兩個臨時點(TP04)和(TP05);
3)以次級控制點(AP03)為起算點,用已知首級控制點定向,采用極坐標放樣法,放樣出核反應堆的安裝基準點(14)的坐標;
4)通過該核反應堆基準點(14)以及已知方向線,測得所有反應堆堆腔安裝層面的其他微網點;
5)在安裝反應堆堆腔鋼結構模塊(4)和其他土建工程之后,再將該安裝基準點(14)通過臨時觀測平臺投點到反應堆堆腔鋼結構模塊(4)頂端的臨時測量觀測平臺(17)上,形成安裝基準點(14’);?
6)通過安裝基準點(14’)測得反應堆堆腔安裝層面以上和包括在反應堆堆腔(CA04)鋼結構模塊頂端之間的其他微網控制點;
7)在安裝蒸汽發生器與換料通道鋼結構模塊(5)和其他土建工程之后,再將該安裝基準點(14’)通過觀測平臺投點到蒸汽發生器與換料通道(5)鋼結構模塊(19)頂端的測量觀測平臺(18)上,形成安裝基準點(14”);
8)通過安裝基準點(14”)測得反應堆堆腔鋼結構模塊(4)頂端以上和包括在152”層面之間的其他微網控制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島內部微網基準點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極坐標放樣法按照下列步驟放樣出核反應堆的安裝中心基準點(14)的坐標:?
1)以次級控制點(AP03)為起算點,定向于首級控制點(A01)點,依次測TP04、TP05和A03點,測得臨時點(TP04、TP05)的坐標;
2)根據首級控制點(A01、A03)、次級控制點(AP03)和兩個臨時點(TP04、TP05)的坐標,在反應堆堆腔安裝層面上,采用極坐標法,放樣出核反應堆的安裝基準點14的坐標。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島內部微網基準點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堆堆腔安裝層的高度為71’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島內部微網基準點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堆堆腔(CA04)鋼結構模塊頂端高度為9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核島內部微網基準點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發生器與換料通道鋼結構模塊(5)頂端的高度為150’。
6.核島內部廠房施工的測量觀測平臺,包括臺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體安裝在核電站反應堆廠房內的蒸汽發生器與換料通道鋼結構模塊(5)頂端,其臺體為桁架結構,兩端與模塊墻體內槽鋼焊接,另兩側布置有四組斜撐,將其建模為連續梁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核島內部廠房施工的測量觀測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由兩根長槽鋼(61)、四根橫檔槽鋼(62)和儀器安裝鋼板(63)構成,所述兩根長槽鋼(61)平行設置,所述儀器安裝鋼板(63)位于兩根長槽鋼的中心橫軸位置;所述四根橫檔槽鋼(62)對稱地安裝在該對稱軸的兩側。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核島內部廠房施工的測量觀測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撐(64)固定在所述蒸汽發生器與換料通道鋼結構模塊(5)墻體與兩根長槽鋼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核島內部廠房施工的測量觀測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儀器安裝鋼板中心設有測量觀測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455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