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手機獲取在逃通緝人員身份信息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53691.7 | 申請日: | 201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65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牟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牟穎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 |
| 地址: | 116023 遼寧省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手機 獲取 在逃 通緝 人員 身份 信息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手機獲取在逃通緝人員身份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智能手機的運算能力越來越強大,雙核處理器+獨立顯示單元加上500W像素以上的攝像鏡頭的智能手機已經普及,現代智能手機如此強悍的配置與處理能力,早已超過兩年前主流PC,手機已經成為一個智能的移動互聯網終端,其拓展的功能也早已超越人們的想象。
人臉識別技術,對處理硬件的要求比較高,以前只是應用在計算機上,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智能手機也具備了實時處理人臉圖像的能力,而3G網絡的普及,也為智能手機與遠程信息中心的及時互通創造了優越條件。
我國的基層民警,一般都配發有警務通,用于警員之間通信和接受警局下達的各種命令信息,同時也接收公安部的網上在逃通緝信息。但是傳統的警務通只有單一的接收功能,警員根據下發的在逃通緝人員的照片,主觀判斷是否是網上在逃人員,遇到在逃人員進行喬裝改扮等情況,極易發生錯誤識別。
如果將警務通,換裝為智能手機,在面對可疑人員時,只需對其拍照,將獲得的人臉特征信息上傳至遠程數據中心數據庫,即可獲得當前人員的相應通緝信息。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的提出,而研制
一種通過手機獲取在逃通緝人員身份信息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S1.通過手機攝像頭對目標人員的面部特征進行掃描;
S2.通過手機的面部識別單元對掃描獲得的面部照片進行面部分析,獲取面部特征信息;
S3.手機的主控單元將獲取到的面部特征信息,通過無線傳輸單元傳送至遠程在逃通緝人員數據庫;
S4.遠程數據庫根據上傳的面部特征信息與存儲的晚上在逃通緝人員的面部信息進行比對,通過上傳的面部特征信息判斷目標人員是否為在逃通緝人員;
S5.遠程數據庫將判定結果和相關信息發回手機,通過手機的顯示單元顯示目標人員的相應信息。
所述步驟S1中,獲得面部特征圖像后,對所采集到的圖像進行降噪。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具有:使用方便、獲取信息結果塊、技術實現容易等特點。另外,該方法基于智能手機實現,只需將該方法編譯成相應的程序即可實現對手機的升級,因此其成本非常低廉適于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或現有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方法涉及到的系統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通過手機獲取在逃通緝人員身份信息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S1.通過手機攝像頭對目標人員的面部特征進行掃描;
S2.通過手機的面部識別單元對掃描獲得的面部照片進行面部分析,獲取面部特征信息;
S3.手機的主控單元將獲取到的面部特征信息,通過無線傳輸單元傳送至遠程在逃通緝人員數據庫;
S4.遠程數據庫根據上傳的面部特征信息與存儲的晚上在逃通緝人員的面部信息進行比對,通過上傳的面部特征信息判斷目標人員是否為在逃通緝人員;
S5.遠程數據庫將判定結果和相關信息發回手機,通過手機的顯示單元顯示目標人員的相應信息。
所述步驟S1中,獲得面部特征圖像后,對所采集到的圖像進行降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牟穎,未經牟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36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一維碼的多信息方法
- 下一篇:虛擬磁帶設備的數據備份方法與還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