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槳距風力發電機組槳距位置同步校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3393.8 | 申請日: | 201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6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孫黎翔;紀國瑞;潘磊;朱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D7/00 | 分類號: | F03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韜法業專利代理事務所 11303 | 代理人: | 姜瑩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槳距 風力 發電 機組 位置 同步 校正 方法 | ||
1.一種變槳距風力發電機組槳距位置同步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變槳控制器與變槳執行機構之間繳入一槳距位置同步校正模塊,槳距位置同步校正模塊自變槳控制器接收統一變槳速率指令R,經校正處理后將修正的三個不同變槳速率R1′、R2′和R3′輸出給變槳執行機構,變槳執行機構根據上述三個經過校正的變槳速率R1′、R2′和R3′控制三個葉片各自的電動變槳驅動執行操作,實現同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槳距風力發電機組槳距位置同步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槳距位置同步校正模塊為PLC編程模塊,包括變槳位置參考子模塊、第一變槳速率校正子模塊、第二變槳速率校正子模塊和第三變槳速率校正子模塊,變槳位置參考子模塊與變槳控制器相連接,第一變槳速率校正子模塊、第二變槳速率校正子模塊和第三變槳速率校正子模塊分別與變槳控制器、變槳位置參考子模塊及變槳執行機構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槳距風力發電機組槳距位置同步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變槳位置參考子模塊,用以接收變槳控制器輸出的變槳速率指令R,并計算出相應變槳位置參考Pref;
所述第一變槳速率校正子模塊,用以接收變槳控制器輸出的實測變槳位置P1和變槳速率指令R,接收變槳位置參考子模塊輸出的變槳位置參考Pref,并計算出變槳距風力發電機組槳距的第一變槳速率校正子R1′;
所述第二變槳速率校正子模塊,用以接收變槳控制器輸出的實測變槳位置P2和變槳速率指令R,接收變槳位置參考子模塊輸出的變槳位置參考Pref,并計算出變槳距風力發電機組槳距的第二變槳速率校正子R2′;
所述第三變槳速率校正子模塊,用以接收變槳控制器輸出的實測變槳位置P3和變槳速率指令R,接收變槳位置參考子模塊輸出的變槳位置參考Pref,并計算出變槳距風力發電機組槳距的第三變槳速率校正子R3′;
所述第一變槳速率校正子模塊、第二變槳速率校正子模塊和第三變槳速率校正子模塊分別將第一變槳速率校正子R1′、第二變槳速率校正子R2′、第三變槳速率校正子R3′輸出給變槳執行機構執行操作。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變槳距風力發電機組槳距位置同步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槳距位置同步校正模塊通過以下步驟實現同步校正:
步驟1:讀取變槳控制器一個控制周期的變槳速率R;
步驟2:對R積分計算得到變槳參考位置Pref,計算方法如下:
Pref=Pref(-1)+R*DT,
其中,Pref(-1)表示上一個運算周期Pref的值,DT是一個運算周期的時間步長;
步驟3:設置循環索引i,i代表葉片順序,依次取1,2和3;
步驟4:通過下式計算第i個葉片的實際槳距位置與控制參考位置的偏差:Di=Pi-Pref,其中Di為第i個葉片的位置偏差,Pi為自變槳控制器中讀取的第i個葉片的實際位置;
步驟5:將步驟4中所得偏差Di乘以校正系數g,計算校正后的速率指令:Ri′=Di×g+Ri,其中Ri′是校正后的速率,Ri是校正前由變槳控制器計算得到的速率,校正系數g為0.1-0.6;
步驟6:重復步驟3-5,分別得到校正的速率指令R1′,R2′和R3′,將R1′,R2′和R3′輸送到變槳執行機構執行校正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變槳距風力發電機組槳距位置同步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ref運算周期的初始值是根據機組狀態設置的,第一個運算周期的初始數值為90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339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性漆的噴涂工藝
- 下一篇:干式高效節能多污染物煙氣凈化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