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偽方法及應用該防偽方法的產品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53209.X | 申請日: | 201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68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新倍;孫宗遠;肖大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0 | 分類號: | G06Q30/00;G06K17/00;B65D77/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偽 方法 應用 產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射頻識別(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采用RFID技術的防偽方法及應用該防偽方法的產品。
背景技術
近年來,RFID技術以其優異的防偽功能已越來越被廣泛的應用。例如,大都貴重的酒類、飲料類的容器瓶上均設置有RFID電子標簽,該RFID電子標簽均有唯一的識別碼。請參閱圖1,一種現有的容器瓶1,其瓶蓋2和瓶體3的結合處粘貼一RFID電子標簽4,客戶在購買時通過讀寫器讀取RFID電子標簽4內存儲的身份識別碼即可判斷產品的真偽;同時在打開瓶蓋2時,該RFID電子標簽4隨即被破壞,以避免不法份子回收容器瓶1。然而,由于RFID電子標簽4易碎且必須設置于容器瓶1的瓶蓋2和瓶體3的結合處,使得容器瓶1在生產時必須依靠人工粘貼RFID電子標簽4,難以實現自動化批量生產,且良率較低。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情況,有必要提供一種可防偽又可實現產品自動化批量生產的防偽方法。
另,該有必要提供一種應用上述防偽方法的防偽產品。
一種防偽方法,應用于一產品,該防偽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提供一第一電子標簽,并將所述第一電子標簽設置于一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一電子標簽存儲一身份識別碼;提供一第二電子標簽,并將所述第二電子標簽設置于一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二部件可拆分的設置在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二電子標簽存儲一身份識別碼;判斷所述第一電子標簽存儲的身份識別碼與第二電子標簽存儲的身份識別碼是否一致或匹配,以判斷所述產品的真偽。
一種防偽產品,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一電子標簽及第二電子標簽,所述第二部件可拆分的設置在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一電子標簽設于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二電子標簽設于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一電子標簽和第二電子標簽分別用以存儲一身份識別碼,所述第一電子標簽存儲的身份識別碼與第二電子標簽存儲的身份識別碼一致或匹配。
上述的防偽方法和產品將第一電子標簽和第二電子標簽分別設置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便于自動化批量生產,且不會損壞第一電子標簽和第二電子標簽。同時通過比對第一電子標簽和第二電子標簽各自存儲的身份識別碼可判定產品是否為正品,可進一步提高防偽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電子標簽防偽容器瓶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電子標簽防偽裝置的部分分解圖;
圖3為圖2所示的電子標簽防偽裝置的組裝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320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磁共振成像的圖像重建方法及圖像重建裝置
- 下一篇:電子裝置及其密碼保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