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輪輻降噪阻尼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453069.6 | 申請日: | 201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88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易錦;胥永剛;宋國晶;劉美菊;陳曉剛;陳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75/08 | 分類號: | C08L75/08;C08L33/04;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8G18/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張澎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輪輻 阻尼 聚合物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高分子聚合物,尤其是聚合物阻尼材料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聚合物阻尼材料(互穿聚合物網(wǎng)絡阻尼材料)是一種關于減弱振動、降低噪音的功能材料。通過IPN技術合成的阻尼材料稱為阻尼IPN材料。其阻尼性能主要取決于各組分的玻璃化轉(zhuǎn)變行為及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其集中反映于組分間的相容性。正是由于各組分處于半相容狀態(tài),使得體系的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Tg)范圍得以拓寬。由于IPN中網(wǎng)絡間的相互貫穿作用,限制了相疇尺寸并能促進多相結構的生成,IPN中的相區(qū)尺寸很小,只有10-100nm,從而可以更好地控制高聚物的最終形態(tài)及微相穩(wěn)定性,并能將Tg轉(zhuǎn)變區(qū)拓寬至二種高聚物的Tg轉(zhuǎn)變區(qū)之間。目前對多嵌段聚氨酯已有很多研究,但人們更多的是側重于它的熱塑性彈性體性能,因此這些聚氨酯不顯示儲熱性能。至今對阻尼IPN聚合物主要集中在研制階段,著眼實際應用的IPN聚合物并不多,且其阻尼損耗因子tanδ(∠0.5)較小,阻尼溫域較窄(∠80℃),研制性能優(yōu)異環(huán)保低毒的阻尼IPN材料,用于解決工業(yè)生產(chǎn)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發(fā)明內(nèi)容
鑒于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提供一種產(chǎn)品阻尼性能好,生產(chǎn)過程環(huán)保低毒的輪輻降噪阻尼聚合物材料之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獲得一種輪輻降噪阻尼聚合物材料,使其廣泛應用于國產(chǎn)高速列車上,實現(xiàn)車輪低噪聲化。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手段實現(xiàn)的:
一種輪輻降噪阻尼聚合物材料制備方法,采用如下步驟完成目的物的制備:
1)選用混合有15%-20%分子量由600到2×104軟段乙二醇的高分子量聚乙二醇PEG,將其在100-120℃下真空脫水3-5h后加入到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攪拌溶解后,加入計量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在N2保護下,于60-70℃反應2.5h,生成NCOPEG預聚物;
2)按1)所得NCOPEG預聚物的NCO值加入計量丁二醇BDO,擴鏈反應2-3h后,在高速攪拌下滴加丙烯酸脂類單體(含溶解的0.9%的引發(fā)劑),反應溫度控制在70-80℃,單體滴加在1.5h-2.5h內(nèi)完成;
3)按所加丙烯酸脂類單體總量的0.05%補加引發(fā)劑,加完后升溫3-5℃,保溫反應2.5h;
4)倒入模具中,于80℃真空干燥箱中保持48h,即得目標PU/PA聚合物;
上述過程中主要物料用量質(zhì)量比為BDO∶MDI∶PEG∶丙烯酸酯類單體∶DMF=1∶2-3∶2-3.5∶4-5.3∶6-7的PU/PA聚合物。
采用本發(fā)明的工藝方法,由于MDI比TDI的飽和蒸汽壓高,不易揮發(fā),其毒性只是TDI的1/1500,因此是國際上公認的低毒性物質(zhì);其甲基丙烯酸酯乳液主要為丙烯酸酯和胺類擴鏈劑,均為有機揮發(fā)物(VOC)含量極低的安全物質(zhì)。
采用本發(fā)明方法獲得的輪輻降噪阻尼聚合物材料是一種新型環(huán)保阻尼材料。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其tanδ(損耗因子)30℃時損耗因子最高,最大值tanδmax=0.723;在50~60℃之間最低,最小值為tanδmin=0.537;溫域范圍為-40℃~65℃。
附圖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fā)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采用混合有15%-20%分子量由600到2×104軟段乙二醇的高分子量聚乙二醇PEG,在本發(fā)明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不失一般性,在以下的實施例中的選用混合軟段分子-高分子量聚乙二醇PEG(分子量由600到2×104)18wt%,在所述軟段分子量區(qū)間,采用7個類別分子量區(qū)間(即分子量分別在600,1500,3000,7000,12000,15000,20000的PEG),各區(qū)間的用料比為:
600∶1500∶3000∶7000∶12000∶15000∶20000=3∶4∶2∶3∶2∶1.5∶1。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jīng)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3069.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