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增強PHICH傳輸反饋信息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2537.8 | 申請日: | 201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61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銳;潘學明;沈祖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L1/16 | 分類號: | H04L1/16;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劉松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增強 phich 傳輸 反饋 信息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基于增強物理混合重傳指示信道PHICH傳輸反饋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確定網絡側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區域中配置的增強PHICH占用的時頻資源;
將已確定的增強PHICH占用的時頻資源通知終端;
根據終端的調度情況,在所述增強PHICH占用的時頻資源中確定承載正確/錯誤ACK/NACK反饋信息的增強PHICH資源組;
將待傳輸的ACK/NACK反饋信息映射至相應的增強PHICH資源組,并傳輸至終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已確定的增強PHICH占用的時頻資源通知終端,包括:
采用無線資源控制協議RRC信令或系統廣播消息將增強PHICH占用的物理資源塊PRB對的具體位置通知終端,或者,將增強PHICH占用的RPB對的起始位置和數目通知終端;
或者,
采用RRC信令或系統廣播消息將增強PHICH資源配置參數通知終端,令終端根據該增強PHICH資源配置參數占用增強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中的部分時頻資源。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終端的調度情況,在所述增強PHICH占用的時頻資源中確定承載ACK/NACK反饋信息的增強PHICH資源組,包括:
確定所述增強PHICH占用的時頻資源包含的每一個物理資源塊PRB對;
根據終端的調度情況,在各PRB對之間將指定位置的子載波包含的全部資源元素RE歸為一個增強PHICH資源組:或者,在各PRB對之間將指定位置的子載波內指定部分的RE歸為一個增強PHICH資源組;或者,在各PRB對之間將指定時域且在每個PRB對中頻域上相鄰的M個RE歸為一個增強PHICH資源組,M為預設參數。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各增強PHICH資源組的過程中,在歸為同一個增強PHICH資源組的各RE內,排除承載傳統控制信息和參考信號的RE。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待傳輸的ACK/NACK信息映射至相應的增強PHICH資源組,包括:
將待傳輸的ACK/NACK信息進行簡單編碼;
對經簡單編碼后的ACK/NACK反饋信息進行二進制相位調制,并對獲得的調制符號進行正交擴頻;
將正交擴頻后的調制符號分別映射至相應的增強PHICH資源組中。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正交擴頻后的調制符號分別映射至相應的增強PHICH資源組中,包括:
將正交擴頻后的調制符號以行或列為單位進行分組,并將各組調制符號分別映射至各PRB對中歸屬于同一增強PHICH資源組的RE上。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傳輸ACK/NACK反饋信息時,采用基于解調參考符合DMRS的單端口傳輸模式,或者,采用基于DMRS的發射分集模式。
8.一種基于增強物理混合重傳指示信道PHICH傳輸反饋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據基站通知確定網絡側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區域中配置的增強PHICH占用的時頻資源;
根據基站的調度指令,在所述增強PHICH占用的時頻資源中確定承載正確/錯誤ACK/NACK反饋信息的增強PHICH資源組;
基于確定的增強PHICH資源組,接收基站傳輸的ACK/NACK反饋信息。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基站通知確定網絡側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區域中配置的增強PHICH占用的時頻資源,包括:
根據基站發送的無線資源控制協議RRC信令或系統廣播消息,確定增強PHICH占用的物理資源塊PRB對的具體位置,或者,增強PHICH占用的RPB對的起始位置和數目;
或者,
根據基站發送的RRC信令或系統廣播消息獲得增強PHICH資源配置參數,并根據該增強PHICH資源配置參數占用增強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中的部分時頻資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未經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253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地理教學模型
- 下一篇:氣體流速與壓強關系演示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