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網絡電子身份證中網絡身份標識碼的生成和校驗控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51982.2 | 申請日: | 201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0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8 |
| 發明(設計)人: | 鄒翔;楊明慧;嚴則明;金波;胥怡心;倪力舜 | 申請(專利權)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9/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潔;鄭暄 |
| 地址: | 200031***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網絡 電子 身份證 身份 標識 生成 校驗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實現網絡電子身份證中網絡身份標識碼的生成和校驗控制的方法,所述的網絡電子身份證通過客戶端與服務器端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服務器端進行初始化,并預先進行隨機數生成和分配處理;
(2)服務器端接收客戶端發送來的網絡身份標識碼生成請求,并從中提取用戶身份識別信息;
(3)服務器端對該身份識別信息進行審核處理;
(4)如果審核未通過,則進行信息提示,并退出;
(5)如果審核通過,則根據所述的身份識別信息及所對應的隨機數,并進行加密編碼處理得到哈希值;
(6)服務器端根據所述的哈希值生成網絡身份標識碼,并將該網絡身份標識碼通過所述的客戶端發送至所述的網絡電子身份證;
(7)所述的網絡電子身份證接收到客戶端轉發來的寫入網絡身份標識碼的請求,進行網絡身份標識碼校驗處理操作,并將結果通過所述的客戶端反饋給所述的服務器端;
(8)服務器端判斷是否接收到客戶端轉發來的將網絡身份標識碼成功寫入網絡電子身份證的信息;
(9)如果未收到,則進行錯誤信息提示,并退出;
(10)如果收到,則服務器端將該網絡身份標識碼存入數據庫中,并通知用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網絡電子身份證中網絡身份標識碼的生成和校驗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預先進行隨機數生成和分配處理,包括以下步驟:
(11)所述的服務器端通過真隨機數生成器TRNG產生隨機數;
(12)所述的服務器端將所述的隨機數作為卡片序列號信息直接寫入對應的網絡電子身份證中;
(13)所述的服務器端獲取持有該網絡電子身份證的用戶身份識別信息,并建立該用戶身份識別信息與隨機數之間的對應關系。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實現網絡電子身份證中網絡身份標識碼的生成和校驗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隨機數為128字節。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實現網絡電子身份證中網絡身份標識碼的生成和校驗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戶身份識別信息包括網絡身份標識碼的版本號、用戶證件號碼、用戶姓名、有效證件類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實現網絡電子身份證中網絡身份標識碼的生成和校驗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證件類型包括居民身份證、居民戶口簿、中國護照、軍官證、士兵證、警官證、港澳通行證、臺胞證、外國護照和其他證件。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實現網絡電子身份證中網絡身份標識碼的生成和校驗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該身份識別信息進行審核處理,包括以下步驟:
(31)服務器端判斷所述的身份識別信息是否已經生成了對應的有效的網絡身份識別碼;
(32)如果是,則返回審核未通過的結果;
(33)如果否,則返回審核通過的結果。
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實現網絡電子身份證中網絡身份標識碼的生成和校驗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行信息提示,具體為:
向用戶發出“用戶審核未通過,已申領過網絡身份標識碼”的提示信息。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實現網絡電子身份證中網絡身份標識碼的生成和校驗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行加密編碼處理得到哈希值,包括以下步驟:
(51)按照以下公式產生原始字符串:
原始字符串=append(用戶證件號碼,用戶姓名,有效證件類型,隨機數);
其中,append為字符串連接操作符;
(52)對所述的原始字符串基于預設的加密算法進行填充和迭代壓縮,得到雜湊值;
(53)對所述的雜湊值基于預設的編碼規則進行編碼處理,并得到哈希值。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實現網絡電子身份證中網絡身份標識碼的生成和校驗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密算法為SM3密碼雜湊加密算法或者SHA256加密算法。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實現網絡電子身份證中網絡身份標識碼的生成和校驗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雜湊值為32字節長度的二進制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經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198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強韌蠕墨鑄鐵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大切削量刀具用超細硬質合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