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質三維模型自動建模與動態更新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50336.4 | 申請日: | 201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23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光;徐震;陳健;王金鋒;蔣海峰;張業星;唐海濤;李成翔;雙喜;劉臻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T17/05 | 分類號: | G06T17/05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韓小燕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質 三維 模型 自動 建模 動態 更新 方法 | ||
1.一種地質三維模型自動建模與動態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1、建模操作定義(A),用于在地質三維建模過程中進行建模操作定義;
1.2、建模操作變更(B),用于對步驟1.1重新進行有意義的變更;
1.3、建模操作及流程描述(C),用于對步驟1.1和步驟1.2所定義和變更的操作和流程進行記錄;
1.4、地質模型更新(D),根據步驟1.3觸發地質模型自動建模和動態更新;
1.5、建模操作與模型更新記錄(E),用于對步驟1.1、步驟1.2以及步驟1.4的狀態做記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操作定義(A)包括操作元素組定義(A-1)、操作函數及參數定義(A-2)和建模操作流程定義(A-3)三個子過程,每個子過程都能觸發建模操作及流程描述(C),再通過建模操作及流程描述(C)觸發地質模型更新(D),實現地質三維模型的自動建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操作變更(B)包括操作元素組變更(B-1)、操作函數及參數變更(B-2)、建模操作流程變更(B-3)三個子過程,每個子過程都能觸發建模操作及流程描述(C),再通過建模操作及流程描述(C)觸發地質模型更新(D),實現地質三維模型的動態更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操作及流程描述(C)會被建模操作定義(A)和建模操作變更(B)觸發,自動新建或改寫建模操作及流程描述的記錄,其內容包括描述序號、建模操作函數、參數及建模操作結果,其中參數包括操作元素組的定義、建模操作函數對應的程序參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質模型更新(D)包括掃描受影響的模型(D-1)和更新受影響的模型(D-2)兩個子過程,地質模型更新(D)可被建模操作及流程描述(C)觸發,根據建模操作及流程描述(C)的記錄序列,循環往復執行掃描受影響的模型(D-1)和更新受影響的模型(D-2)兩個子過程,直至找不到受影響的模型即完成模型更新。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操作與模型更新記錄(E)能夠被建模操作定義(A)、建模操作變更(B)和地質模型更新(D)的所有子過程觸發,并記錄序號、子過程名稱、建模操作與模型更新描述、執行者、執行狀態及記錄時間,既可實現建模操作定義(A)和建模操作變更(B)回滾到歷史狀態,也可幫助建模人和校審人追溯地質三維模型產品的歷史過程。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素組定義(A-1)子過程適用的模型元素組包括廣義的點集、線集、面集、體集、抽象對象及它們的組合,元素組定義的方法包括指定元素組的相同圖形屬性和相同專業屬性以及二者的結合。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操作定義(A)事先配置包含操作元素組定義(A-1)、操作函數及參數定義(A-2)和建模操作流程定義(A-3)的標準模板。
9.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操作定義(A)和建模操作變更(B)的所有子過程均包括操作可行性驗證功能。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受影響的模型(D-2)子過程還包括更新暫停、逐步更新、中止重啟及災難恢復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033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用座椅
- 下一篇:基于Excel表單的DCS硬件組態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