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脈沖激光刻蝕油墨上銀漿導電膜層的裝置及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50163.6 | 申請日: | 201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09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裕興;狄建科;蔡仲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德龍激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26/36 | 分類號: | B23K26/36;B23K26/06;B23K26/16;B23K26/4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國;陳忠輝 |
| 地址: | 21502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脈沖 激光 刻蝕 油墨 上銀漿 導電 裝置 及其 方法 | ||
1.脈沖激光刻蝕油墨上銀漿導電膜層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高頻率脈沖激光器(1)的輸出端布置有光閘(2),光閘(2)的輸出端設置有擴束鏡(3),擴束鏡(3)的輸出端布置有半透半反鏡片(4),半透半反鏡片(4)的輸出端布置有第一1/2波片(5)和第二高反射率鏡片(19),第一1/2波片(5)的輸出端布置有第一格蘭棱鏡(6),第一格蘭棱鏡(6)的輸出端布置有第一高反射率鏡片(9),第一高反射率鏡片(9)的輸出端布置有第一振鏡場鏡系統(7),第一振鏡場鏡系統(7)的輸出端正對于四軸高精度平臺(15);第二高反射率鏡片(19)的輸出端布置有第二1/2波片(20),第二1/2波片(20)的輸出端布置有第二格蘭棱鏡(21),第二格蘭棱鏡(21)的輸出端布置有第三高反射率鏡片(24),第三高反射率鏡片(24)的輸出端布置有第二振鏡場鏡系統(22),第二振鏡場鏡系統(22)的輸出端正對于四軸高精度平臺(15);所述四軸高精度平臺(15)的上方布置有CCD對位觀察系統(11),所述四軸高精度平臺(15)的一側布置有吹氣系統(12),另一側安裝有集塵系統(13),第一高反射率鏡片(9)的輸出端還布置有第一功率實時監測探頭(10),第三高反射率鏡片(24)的輸出端還布置有第二功率實時監測探頭(25),第一功率實時監測探頭(10)和第二功率實時監測探頭(25)通過通訊系統(16)與控制系統(17)相連,第一振鏡場鏡系統(7)和第二振鏡場鏡系統(22)通過通訊系統(16)與控制系統(17)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脈沖激光刻蝕油墨上銀漿導電膜層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頻率脈沖激光器(1)是波長為196nm~1064nm、脈寬在10ps~200ns、重復頻率在50KHz以上的脈沖激光器。
3.權利要求1所述裝置實現脈沖激光刻蝕油墨上銀漿導電膜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前激光焦點聚焦位于加工材料的上表面,高頻率脈沖激光器(1)發出的激光由光閘(2)控制開關光,光閘(2)控制激光光束后經過擴束鏡(3)對光束進行同軸擴束,改善光束傳播的發散角,使光路準直;經擴束鏡(3)擴束準直后光束進入半透半反鏡片(4),半透半反鏡片(4)將激光分為兩束同功率激光,一束激光進入第一1/2波片(5)和第一格蘭棱鏡(6),一束激光進入第二高反射率鏡片(19);
經第一格蘭棱鏡(6)激光由第一高反射率鏡片(9)調整路線后進入第一振鏡場鏡系統(7),同時激光在經第一高反射率鏡片(9)后的折射光進入第一功率實時監測探頭(10),第一功率實時監測探頭(10)監測折射光的功率變化;第一功率實時監測探頭(10)通過通訊系統(16)將探測結果傳輸到控制系統(17),當激光功率波動超過幅度以至影響加工效果時,控制系統(17)控制其停止加工;光束到達第一振鏡場鏡系統(7)后,經過通訊系統(16)與控制系統(17)進行數據通信,將掃描圖形轉化為數字信號,將圖形轉化在需要刻蝕的加工材料(14)上;?
第二高反射率鏡片(19)輸出激光進入第二1/2波片(20)和第二格蘭棱鏡(21),經第二格蘭棱鏡(21)激光由第三高反射率鏡片(24)調整路線后進入第二振鏡場鏡系統(22),同時激光在經第三高反射率鏡片(24)后的折射光進入第二功率實時監測探頭(25),第二功率實時監測探頭(25)監測折射光的功率變化;第二功率實時監測探頭(25)通過通訊系統(16)將探測結果傳輸到控制系統(17),當激光功率波動超過幅度以至影響加工效果時,控制系統(17)控制其停止加工;光束到達第二振鏡場鏡系統(22)后,經過通訊系統(16)與控制系統(17)進行數據通信,將掃描圖形轉化為數字信號,將圖形轉化在需要刻蝕的加工材料(14)上;
加工材料(14)通過真空吸附于四軸高精度平臺(15)上,控制系統(17)根據加工圖的識別和導入,經過CCD對位觀察系統(11)將導入的定位靶標拍攝并抓取,控制加工;蝕刻產生的粉塵由等離子吹氣系統(12)產生氣流,由集塵系統(13)收集粉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德龍激光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德龍激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5016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行星樣品采集及回收的末端執行器
- 下一篇:撒纖印刷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