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身熱療儀控制主機的冷卻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49762.6 | 申請日: | 2011-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67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山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真核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7/00 | 分類號: | A61F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賀建斌 |
| 地址: | 710075 陜西省西安市高***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身 熱療儀 控制 主機 冷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領域一種醫用熱療器械,即全身均勻加熱裝置領域,特別是一種全身熱療儀控制主機的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全身熱療的加熱方法主要有:a、紅外線全身體外加熱方法;b、體外循環加熱方法;c、高頻復合式全身加熱機理;本全身熱療儀采用高頻復合式全身加熱技術。
高頻復合式全身加熱技術,是采用高頻電流通入貼近人體的組合諧振回路中,產生高頻電磁場,受到高頻電磁場能量的作用,人體內部的帶電離子高速往復運動、極性分子和磁分子高速扭轉,使體內溫度迅速升高。合理設計電磁場的方向和強度,在均勻電磁場作用下,人體得到均勻的感應加熱,再配置精密的控溫系統,就可以實現高頻“內熱”式全身加熱,其加熱安全性和均勻性也得到提高,減少了加熱過程中皮膚燙傷的可能性;,加熱速度也明顯提高。高頻復合式全身熱療系統采用復合式“感應內熱”的加熱方式,使人體在15-30分鐘的時間內達到治療設定溫度。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身熱療儀控制主機的冷卻裝置,其結構簡單、布設方便、使用操作簡單且使用效果好,主要用于為高頻發生器內部的功率輸出電路散熱,循環冷液把半導體功率模塊、發熱器件、組合諧振感應加熱器等散熱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全身熱療儀控制主機的冷卻裝置,包括制冷機1,制冷機1依次和水箱2、電磁閥3、循環泵4連接成冷卻循環系統,冷卻循環系統用于為由高頻發生器5和組合諧振感應加熱器6組成的功率輸出電路散熱。
所述的冷卻循環系統的制冷機1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檢測制冷機1內液體的溫度,其溫度需與治療室的溫度保持一致,當溫度高于27℃,并且繼續升高時,報警器發出警示聲音,應立即關斷高頻加熱,檢查制冷機1是否正常。
所述的冷卻循環系統設有一個以上的流量開關,流量開關通過互鎖邏輯,限制了高頻啟動,只有當制冷機1和循環泵4工作以后,冷卻液快速流動,流量開關受到流動液體的推動,改變了原來的靜止狀態,發出允許高頻啟動的信號,才能實現高頻加熱。
本發明的一種全身熱療儀控制主機的冷卻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冷凍水循環系統為高頻發生器內部的功率輸出電路散熱,將大大減少了散熱系統所占的體積,減少成本,使其冷凍液的溫度不可超過室溫的上限,保護了高頻功率器件的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發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描述。
參照附圖,一種全身熱療儀控制主機的冷卻裝置,包括制冷機1,制冷機1依次和水箱2、電磁閥3、循環泵4連接成冷卻循環系統,冷卻循環系統用于為由高頻發生器5和組合諧振感應加熱器6組成的功率輸出電路散熱。
所述的冷卻循環系統的制冷機1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檢測制冷機1內液體的溫度,其溫度需與治療室的溫度保持一致,當溫度高于27℃,并且繼續升高時,報警器發出警示聲音,應立即關斷高頻加熱,檢查制冷機1是否正常。
所述的冷卻循環系統設有一個以上的流量開關,流量開關通過互鎖邏輯,限制了高頻啟動,只有當制冷機1和循環泵4工作以后,冷卻液快速流動,流量開關受到流動液體的推動,改變了原來的靜止狀態,發出允許高頻啟動的信號,才能實現高頻加熱。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
制冷機1主要是通過水循環來為高頻發生器內部的功率輸出電路散熱,水箱上裝有電磁閥控制冷凍液的流量,通過循環泵使冷卻系統里的液體循環起來,制冷機將循環液體進行制冷,水管繞著半導體功率模塊、發熱器件、組合諧振感應加熱器走線,從而可以將高頻發生器以及組合諧振感應加熱器等產生的熱量帶到制冷機1進行冷卻,并且對制冷機1內的液體進行溫度監測,當檢測到溫度高于27℃,并且繼續升高時,報警器啟動,關斷高頻加熱,檢查冷凍循環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真核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真核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976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