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對焦的螺母槍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49504.8 | 申請日: | 201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4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謝小林;安聰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潤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5/38 | 分類號: | B21J15/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對焦 螺母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螺母槍,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對焦的螺母槍。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焊裝、總裝等生產線上,需要安裝螺母螺栓的工作很多,為提高工作效率,通常采用螺母槍進行鉚接操作。螺母槍依據把托的不同,主要分為單把式螺母槍和雙把式螺母槍,其中單把式螺母槍的使用范圍更廣泛些。在使用螺母槍時,須先把螺母旋在槍頭螺栓上,鉚接后逆時針旋轉槍頭螺栓,使得螺母槍從鉚接好的螺母上退出。現有的螺母槍,主要設置兩類開關,一個開關的作用是將槍頭上的螺母鉚接在工件上,另一個開關的作用是使槍頭反轉從螺母中退出,其缺陷在于:兩個開關的先后次序不能顛倒,且須分兩步完成鉚接,工序延長,工作效率低下。
專利號為ZL?200520075322.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自動鉚螺母槍,由槍體、槍頭、風機馬達、分配器、開關、氣壓及油壓系統組成,槍頭與風機馬達轉子連接在一起,分配器套裝在馬達座上,分配器上有兩個進氣通道。在使用中,油壓系統作用使槍頭對工件進行鉚接,在端蓋與分配器之間產生氣壓區,由于氣壓區中溢氣孔的作用,切斷油壓系統,在氣壓區的作用下分配器向前移動打開反轉通道使風動馬達反轉,槍頭從工件中退出,實現一次性鉚接、反轉及復位功能,縮短了工序,但該技術方案的不足之處在于:裝置架構復雜,體積大、份量重,會增加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工作效率的改善有限。
為解決上述技術缺陷,授權公告號為CN?201871671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另一種全自動鉚螺母槍的結構,包括槍形殼體,在殼體內設置開關、電機、齒輪傳動機構、繼電器、點動開關,其中電機的輸出端與齒輪傳動機構后端傳動連接,齒輪傳動機構的前端連接主軸,在主軸的前端通過彈性圓柱銷連接T形銅螺母,在主軸內設置滑動銷、連接套、撞針,在撞針的一個徑向上設置安裝孔,在安裝孔內設置鋼球、彈簧,在撞針的前端通過圓柱銷連接T形螺桿,在殼體的前端螺紋連接調節套,在T形螺桿的前部通過圓柱銷連接離合器,在T形螺桿前部套置彈簧,在調節套的前端固定連接鉚頭,在鉚頭內設置專用螺釘。該技術方案通過增加撞針、滑動銷、繼電器和點動開關使機械傳動與電氣控制有機結合,實現螺母槍的自動安裝、鉚接和退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縱觀上述現有的技術方案,雖然實現了對螺母的自動安裝、鉚接和退出功能,在生產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經實踐發現,都存在一個致命的技術缺陷,即現有的螺母槍在正向轉動安裝螺母時,均不具備對焦功能;倘若操作時螺母與螺栓的絲牙未對準,安裝螺母時則會因準心偏差而導致滑絲,若絲牙損壞的還須更換螺栓,而對于已固定的螺栓因其無法更換只能通過攻絲返修,來確保后序工作的順利進行;現有的螺母槍所帶有逆轉開關,主要用于鉚接后使槍頭從螺母上退出,無法用于解決安裝時螺母與螺栓的對焦,這是一個通病。
總之,使用現有技術的螺母槍,存在如下技術不足之處:
①現有的螺母槍通常將螺母放置于槍頭的套筒內,且套筒內無限位裝置,使得螺母易掉落,操作繁瑣;
②現有的螺母槍因不具備對焦功能致使螺母安裝時滑絲,降低產品質量,增加不必要的零部件損耗;
③對于已固定的螺栓,因無法更換只能通過攻絲返修,延長工序,降低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動對焦的螺母槍,解決了現有技術操作難度大、零部件損耗大、產品質量低、工作效率低的技術缺陷。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一種自動對焦的螺母槍,包括帶手柄的槍體,槍體內設有電機,槍體的前端設有槍頭,槍體與槍頭之間連接有圓筒,圓筒內設有帶離合裝置的齒輪機構,齒輪機構包括第一齒輪組和第二齒輪組,第一齒輪組包括第一主動輪和第一從動輪,第二齒輪組包括第二主動輪、第二從動輪和第三從動輪;其中:
第一主動輪的輪軸與電機相連,第一從動輪與第二主動輪同軸固定,第二從動輪與第二主動輪嚙合,第三從動輪的輪軸前端連接有槍頭;第三從動輪的輪軸上套有一套管,套管的側面與一撐桿相連,撐桿的另一端與第一主動輪固相連。
在優選的技術方案中,套管側面固定有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和第三連接板,第一連接板上固定有撐桿,第二連接板上支撐第二主動輪的輪軸,第三連接板上支撐第二從動輪的輪軸。
在更優選的技術方案中,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上均設有帶彈性裝置的復位機構。
在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中,彈性裝置為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潤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潤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95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步還原制備納米四氧化三鐵粉末的方法
- 下一篇:卷接機組除塵風力平衡分配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