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環流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48203.3 | 申請日: | 2011-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41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桑俊寶;朱振旗;鄭科;陳彥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00 | 分類號: | C12M1/00;C12M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孫紀泉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流 反應器 | ||
1.一種環流反應器,包括:
光生物反應器,在所述光生物反應器中容納有微藻培養液;和
攪拌裝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生物反應器構成環形,所述攪拌裝置用于攪拌微藻培養液,使之在環形的光生物反應器中循環流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生物反應器為剛性透明板式容器、柔性透明容器或二者的結合,或者為池狀反應器與透明板式容器、柔性透明容器二者中至少一種的結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應器包括:
剛性框架(2),構成環形并形成有環形內腔;和
柔性透明容器(1),構成環形并容納在剛性框架(2)的內腔中,在所述柔性透明容器(1)中容納有微藻培養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攪拌裝置具有與柔性透明容器(1)的一端連通的入口和與柔性透明容器(1)的另一端連通的出口,從而與柔性透明容器(1)一起形成一個環流回路。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裝置為攪拌箱(3),包括:
箱體,所述箱體上形成有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和
內置于所述箱體內的攪拌輪。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裝置為直接放置在柔性透明容器(1)中的攪拌葉輪。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裝置為水泵(4),所述水泵的入口與柔性透明容器(1)的一端連通,出口與柔性透明容器(1)的另一端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箱(3)的箱體由透明材料制成。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箱(3)的箱體上還形成有添加/排出口,用于向箱體中添加微藻培養液、二氧化碳/排出沉積在箱體內的雜質。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框架(2)由多個剛性框架子單元組裝而成。
11.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透明容器(1)由一個首尾相連的柔性透明袋組成。
12.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框架(2)的頂部完全敞開,便于將柔性透明容器(1)放入剛性框架(2)的內腔中。
13.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框架(2)的頂部部分封閉,兩端敞開,便于將柔性透明容器(1)穿入剛性框架(2)的內腔中。
1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框架(2)包括:
透明板材/網狀結構(2a);和/或
支撐透明板材/網狀結構(2a)的加強梁(2b)。
1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透明容器(1)由柔性透明薄膜制成,柔性透明容器(1)優選由柔性透明塑料制成。
1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透明容器(1)的頂部至少部分地敞開。
1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流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剛性框架(2)的內腔具有圓形、矩形、三角形、梯形或不規則形狀的橫截面,并且所述柔性透明容器(1)具有與所述剛性框架(2)的內腔相匹配的橫截面形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新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820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磁閥及其制造方法和螺釘組件
- 下一篇:伸縮式拆裝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