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信終端及其尋呼接收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46600.7 | 申請日: | 2011-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30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董霄劍;許佰魁 | 申請(專利權)人: | 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68/00 | 分類號: | H04W6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駱蘇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信 終端 及其 尋呼 接收 方法 裝置 | ||
1.一種通信終端的尋呼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用戶卡的尋呼時機接收各用戶卡對應的尋呼標志;
基于用戶卡對應的第二信道接收各第一用戶卡對應的尋呼消息,
其中,所述用戶卡的尋呼時機為接收用戶卡對應的第一信道的時間,所述第一信道為承載用戶卡對應的尋呼標志的信道,所述尋呼標志用于指示是否接收第二信道,所述第二信道為承載用戶卡對應的尋呼消息的信道,所述第一用戶卡為尋呼標志指示接收第二信道對應的用戶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尋呼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時分-同步碼分多址通信系統或寬帶碼分多址通信系統,所述尋呼標志為尋呼指示,所述第一信道為尋呼指示信道,所述第二信道為輔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尋呼接收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長期演進通信系統,所述尋呼標志為尋呼標識,所述第一信道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二信道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尋呼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有用戶卡均處于空閑模式,對于駐留在同一小區的用戶卡,則
所述基于用戶卡的尋呼時機接收各用戶卡對應的尋呼標志包括:
接收尋呼時機相同的各用戶卡對應的第一信道,解析得到各用戶卡對應的尋呼標志;
時分接收尋呼時機不同的各用戶卡對應的第一信道,分別解析得到各用戶卡對應的尋呼標志;
所述基于用戶卡對應的第二信道接收各第一用戶卡對應的尋呼消息包括:
接收尋呼時機相同且第二信道相同的各第一用戶卡對應的第二信道,解析以判斷各第一用戶卡是否被尋呼;
同時接收尋呼時機相同且第二信道不同的各第一用戶卡對應的第二信道,分別解析以判斷各第一用戶卡是否被尋呼;
時分接收尋呼時機不同的各第一用戶卡對應的第二信道,分別解析以判斷各第一用戶卡是否被尋呼。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尋呼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有用戶卡均處于空閑模式,對于駐留在不同小區的用戶卡,則
所述基于用戶卡的尋呼時機接收各用戶卡對應的尋呼標志包括:
若各用戶卡之間的尋呼時機間隔大于第一預設時間,則時分接收各用戶卡對應的第一信道,分別解析得到各用戶卡對應的尋呼標志;否則選擇接收用戶卡對應的第一信道,解析得到用戶卡對應的尋呼標志;
所述基于用戶卡對應的第二信道接收各第一用戶卡對應的尋呼消息包括:
若各第一用戶卡之間的尋呼消息接收時機間隔大于第二預設時間,則時分接收各第一用戶卡對應的第二信道,分別解析以判斷各第一用戶卡是否被尋呼;否則選擇接收第一用戶卡對應的第二信道,解析以判斷對應的第一用戶卡是否被尋呼,
其中,用戶卡的尋呼消息接收時機為接收用戶卡對應的第二信道的時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尋呼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時間為0~6子幀。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尋呼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預設時間為0~6子幀。
8.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尋呼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發起被尋呼的第一用戶卡的呼叫流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尋呼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起被尋呼的第一用戶卡的呼叫流程包括:若有超過一張的第一用戶卡被尋呼,則基于第一預設規則發起其中一張第一用戶卡的呼叫流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尋呼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規則基于所述尋呼消息中的尋呼原因而設定或者基于預先設定的用戶卡的優先級而設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660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