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然氣運輸車輛智能監控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46512.7 | 申請日: | 2011-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56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尹波;彭育林;尤興軍;張俊健;尹屹;尹捷;馬敏;王敏輝;喻萍;蔣文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匯智專利事務所 43108 | 代理人: | 顏昌偉 |
| 地址: | 411207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然氣 運輸 車輛 智能 監控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然氣運輸車輛智能監控器,屬自動控制技術領域,它用于CNG(壓縮天然氣)、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車輛的安全監控以及氣體裝卸的過程控制。
背景技術
目前,天然氣的儲運主要采用CNG(壓縮天然氣)、LNG(液化天然氣)兩種形式。壓縮天然氣使用高壓容器充裝,其壓力可達20MPa,而液化天然氣則是將天然氣冷卻到-160℃的液態充裝在低溫儲罐中。天然氣運輸屬高危產品運輸,在運輸過程中由于受環境變化影響會導致儲罐內的溫度、壓力不斷變化并可能伴隨有泄漏發生。背景技術中,國內目前天然氣運輸車輛的控制電路普遍使用控制電纜,因電纜接線復雜,造成使用可靠性較低,從而直接導致故障率較高,尤其是目前天然氣運輸車輛基本上都缺少運輸過程的安全監控設備,天然氣充裝、排空過程的控制電路也都是采用傳統的繼電器或PLC控制電路,沒有專用的控制器。為了克服以上不足,確保天然氣運輸以及氣體充裝、排空過程的安全,對天然氣運輸車輛智能監控器進行了研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提供一種天然氣運輸車輛智能監控器,它采用具有CAN總線接口的單片機做控制核心,采用標準CAN總線,實現對儲罐內天然氣的各種動態信息進行實時互通和監控,它能有效簡化控制線路,極大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成本。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主控制板、多個從控制板、無線監控器、CAN總線,
所述的主控制板包括單片機U501、輸出擴展芯片組(U301、U302、U303)、輸入擴展芯片組(U401、U402、U403、U404)、AD轉換芯片U101、CAN總線接口模塊U201、電源模塊U801、數傳電臺P601、液晶顯示屏P701,其中,輸出擴展芯片組(U301、U302、U303)包括三組開關量信號輸出接口(P301、P302、P303),輸入擴展芯片組(U401、U402、U403、U404)包括四組開關量信號輸入接口(P401、P402、P403、P404),主控制板單片機U501的型號是PIC18F4680或PIC18F4580,AD轉換芯片U101的型號是AD7705,輸出擴展芯片組(U301、U302、U303)芯片的型號是74HC595,輸入擴展芯片組(U401、U402、U403、U404)芯片的型號是74HC165,
所述的從控制板包括單片機U501c、輸出擴展芯片組(U30lc、U302c、U303c)、輸入擴展芯片組(U401c、U402c、U403c、U404c)、AD轉換芯片U101c、CAN總線接口模塊U201c、電源模塊U801c,其中,輸出擴展芯片組(U30lc、U302c、U303c)包括三組開關量信號輸出接口(P301c、P302c、P303c),輸入擴展芯片組(U401c、U402c、U403c、U404c)包括四組開關量信號輸入接口(P401c、P402c、P403c、P404c),從控制板的電路結構和主控制板相比除缺少數傳電臺P601、液晶顯示屏P701外和主控制板的電路結構相同,對應的各組成部分的型號完全相同,從控制板單片機U501c的型號是PIC18F4680或PIC18F4580,AD轉換芯片U101c的型號是AD7705,輸出擴展芯片組(U301c、U302c、U303c)芯片的型號是74HC595,輸入擴展芯片組(U401c、U402c、U403c、U404c)芯片的型號是74HC165,
所述的無線監控器包括單片機U1、數傳電臺P2、液晶顯示屏P4、8個輸入開關(S1~S8)、8個輸出指示燈(DS1~DS8),數傳電臺P2與主控制板數傳電臺P601的型號相同,液晶顯示屏P4與主控制板液晶顯示屏P701的型號相同,無線監控器單片機U1的型號是PIC18F4680或PIC18F4580,
所述的CAN總線連接主控制板與從控制板,進行主控制板與從控制板之間數據的雙向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65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