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待染色絞紗的縫紉編絞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46331.4 | 申請日: | 2011-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78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黃金洪;賈衛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金洪 |
| 主分類號: | D05B23/00 | 分類號: | D05B2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趙麗 |
| 地址: | 644002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染色 縫紉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染色工業中待染色原料的編絞方法,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待染色絞紗的縫紉編絞方法,屬于紡織工業領域。
背景技術
現在所用的將長絲線束編絞成待染色絞紗的編絞方法是手工插指編絞,其結構形式為上下單線串聯式。編絞時必須預留足夠反串尾線,原線端屬于固定端,因而無法實現連續編絞,現有方法阻礙自動連續編絞的推行。
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0.8.18公開了一項申請號為200920297415.4,名稱為“適用于自動編絞機的鉤底線機構”的實用新型專利,其提供了一種用于自動編絞機的鉤底線機構,涉及自動編絞機技術領域,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電動推桿,與電動推桿連接的編絞推桿,編絞推桿與編絞伸臂連接,所述編絞伸臂上設置有鉤底線杠桿,鉤底線杠桿與鉤底線滑枕鉸接,鉤底線滑枕上設置有作豎直上下運動的鉤底線鑷組件,鉤底線杠桿和鉤底線滑枕在所述電動推桿的推拉下,鉤底線鑷組件作豎直上、下運動,從而將待成絞絞框需編絞部位的絲線下方的底線鉤上來。
另外,同日還公開了一項申請號為200920297416.9,名稱為“適用于自動編絞機的送底線機構”實用新型專利,該專利公開了一種適用于自動編絞機的送底線機構,涉及自動編絞機技術領域,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電動推桿,與電動推桿連接的底線推桿,底線推桿的端部設置有夾持底線的底線鑷夾,底線推桿和底線鑷夾在所述電動推桿的推拉下作推拉往復運動,所述底線推桿支承在送底線滑軌上。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手工送底線速度慢,效率低,還容易出現差錯的技術問題,并且將本實用新型應用于編絞機上后,使人工編絞變為自動編絞,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充分滿足了下道工序的需要,降低了人工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上述兩個專利中,所提及的自動編絞方式都是采用的縫包機式的有底線編絞法,不能實現內面狹小或無法進入的縫紉物從表面自由縫紉,且以上現有的編絞方法不能實現自動化連續編絞,是編絞自動化進程推進的嚴重障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實現機械自動化的編絞方法,特別是提供一種紡織工業的將長絲線束編絞成待染色絞紗的編絞方法,本方法解決手工插指鉤底編絞技術難度大、速度慢、效率低且不能實現內面狹小或無法進入的縫紉物從表面自由縫紉等問題,彌補現有編絞設備的缺陷,實現簡單化、機械化自動連續編絞。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其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待染色絞紗的縫紉編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縫紉扎絞機的機頭處設置有引線針針桿,引線針針桿下端向下垂直方向設置有帶孔引線針,同時縫紉扎絞機的機頭處還設置有懸空鉤線針針桿,其上設置有圓弧形的懸空鉤線針;所述的引線針針桿做垂直上下運動和水平左右運動,懸空鉤線針針桿做水平左右運動,同時懸空鉤線針在長絲線束上下面做旋轉運動;初始狀態下,引線針針桿在懸空鉤線針針桿的正上方,所述的懸空鉤線針在懸空鉤線針針桿右側,且圓弧突起處朝上;所述的長絲線束通過上述機構的運動編絞成待染色絞紗。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待染色絞紗的縫紉編絞方法的具體步驟包括:
A、當編絞開始時,引線針針桿帶動引線針向下運動,編絞線由引線針牽引,從長絲線束上面刺入長絲線束下面;懸空鉤線針針桿向右水平移動一個針距,同時懸空鉤線針向下順時針方向旋轉,進入長絲線束下方,鉤住編絞線;
B、懸空鉤線針順著原路逆時針旋轉回到步驟B的位置,將編絞線帶到長絲線束上面形成第一個圈;
C、引線針向上垂直運動回到長絲線束上面,然后向右水平移動一個針距,帶著編絞線到達第一個圈,再向下垂直運動,將編絞線再次帶入長絲線束下面,穿過第一個圈,形成第二個圈;
D、懸空鉤線針針桿向右水平運動一個針距,退出第一個圈,并將其套在引線針上,懸空鉤線針針桿回到引線針針桿正下方,完成第一針,準備進入下一針的循環運動;
E、懸空鉤線針向下順時針方向旋轉,進入長絲線束下方,鉤住第二個圈,進行第二針的運動,重復前面的工序,所述的長絲線束編絞成待染色絞紗。
本發明所述的引線針和懸空鉤線針在長絲線束上面同一水平位置上。
在步驟A中所述的懸空鉤線針進入長絲線束下方,鉤住編絞線是指順著引線針針尖外側進入并鉤住編絞線。
本發明所述的旋轉是指旋轉160~200度。
本發明帶來的有益技術效果:
1、本發明提供的編絞方法彌補了現有編絞設備的工藝缺陷,不受分絞道數(一個引線針距)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限制,可連續重復進行,可實現機械自動化的連續編絞,效率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金洪,未經黃金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633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能型四通閥
- 下一篇:一種耐熱性單組分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膠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