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焦度計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45225.4 | 申請日: | 2011-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4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雨東;楊金生;史國華;魏凌;王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11/02 | 分類號: | 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 地址: | 610209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焦度計 | ||
1.一種光焦度計,包括:光源(1)、準直物鏡(2)、哈特曼板(4)、第一反射鏡(5)、夾持機構(6)、散射屏(8)、第二反射鏡(9)、監控成像鏡頭(10)和圖像采集元件(11);
其中,光源(1)發出的光經過準直物鏡(2)形成平行光束,該平行光束經哈特曼板(4)調制后的光入射到被夾持機構(6)夾持的漸進多焦點透鏡上,經過漸進多焦點透鏡的光線最終入射到散射屏(8)上形成散射,散射光經過第二反射鏡(9)反射后被監控成像鏡頭(10)成像到圖像采集元件(11)上,圖像采集元件(11)采集后的圖像信息傳輸到圖像處理模塊進行圖像處理獲得被測漸進多焦點透鏡的光學參數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焦度計,其中所述的光源(1)為功率在1mW-10mW之間、波長為532nm的發光二極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焦度計,其中所述哈特曼板(4)通光小孔的直徑在0.2mm到0.4mm之間,所述通光小孔之間的間距在1.5-2.5mm之間。
4.一種光焦度計,包括光源(1)、準直物鏡(2)、多孔板(3)、哈特曼板(4)、第一反射鏡(5)、夾持機構(6)、支撐機構(7)、散射屏(8)、第二反射鏡(9)、監控成像鏡頭(10)和圖像采集元件(11);所述光焦度計有兩種工作模式,第一種是測量單焦點透鏡模式,第二種是測量漸進多焦點透鏡模式;
工作于單焦點透鏡測量模式時,哈特曼板(4)從光路中移出,光源(1)發出的光經過準直物鏡(2)形成平行光束,該平行光束經多孔板(3)空間調制后形成多束細光束,細光束經過第一反射鏡(5)轉折后通過夾持機構(6)的光闌孔后到達放置于支撐機構(7)上的被測透鏡上,透過被測透鏡的光線到達散射屏(8)上形成散射光,散射光經過第二反射鏡(9)反射后被監控成像鏡頭(10)成像到圖像采集元件(11)上,圖像采集元件(11)采集后的圖像信息傳輸到圖像處理模塊進行圖像處理獲得被測眼鏡片的光學參數信息;
工作于漸進多焦點眼鏡片測量模式時,多孔板(3)和單焦鏡片支撐機構(7)從光路中移出,光源(1)發出的光經過準直物鏡(2)形成平行光束,該平行光束經哈特曼板(4)調制后的光入射到被夾持機構(6)夾持的漸進多焦點透鏡上,經過漸進多焦點透鏡的光線最終入射到散射屏(8)上形成散射,散射光經過第二反射鏡(9)反射后被監控成像鏡頭(10)成像到圖像采集元件(11)上,圖像采集元件(11)采集后的圖像信息傳輸到圖像處理模塊進行圖像處理獲得被測漸進多焦點透鏡的光學參數信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焦度計,其中所述的光源(1)為功率在1mW-10mW之間、波長為532nm的發光二極管。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焦度計,其中所述哈特曼板(4)通光小孔的直徑在0.2mm到0.4mm之間,所述通光小孔之間的間距在1.5-2.5mm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522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