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納米鋰離子電池級正極材料磷酸亞鐵鋰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43969.2 | 申請日: | 2011-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25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韓江龍;陶軍;顧濤;方漢章;王志;李蘭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電長迅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58 | 分類號: | H01M4/58;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劉喜蓮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鋰離子電池 正極 材料 磷酸 亞鐵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納米鋰離子電池級正極材料磷酸亞鐵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如下:
(1)將復合碳源原料加入有機溶劑中分散均勻,得復合碳源溶液;所述的復合碳源原料選自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糖,醋酸纖維素,抗壞血酸,環糊精,可溶性淀粉,食用油,檸檬酸,聚乙烯醇,聚丙烯醇,呋喃醇,間苯二酚,酚醛樹脂,環氧樹脂中至少二種的組合物;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種分子量為100~10000的有機小分子碳源,至少含有一種分子量為10000~500000的有機高分子碳源,且所述有機小分子碳源的添加量為最終磷酸鐵鋰理論碳的1~3%wt,有機高分子碳源添加劑量的添加量為最終磷酸鐵鋰理論碳的0.5~3.5%wt;
(2)按Li?:Fe:?P?的摩爾比為0.98~1.05:0.98~1.05:1?稱取鋰源化合物、鐵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與復合碳源溶液混合,得混合物,其中碳源的加入量為預制備磷酸鐵鋰的摩爾量的1~30%;鋰源化合物選自氫氧化鋰,碳酸鋰,醋酸鋰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鐵源化合物選自磷酸鐵,三氧化二鐵,檸檬酸鐵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磷源化合選自磷酸鐵,磷酸二氫銨,磷酸氫二銨,磷酸鐵銨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3)將上述混合物質放入球磨機內進行研磨得到漿料,球磨溫度為6~40℃,漿料在60~120℃下烘干,粉碎;漿料的一次粒徑為20~600nm;得前驅體;
(4)將前驅體在保護性氣氛下煅燒;燒結時,先在100~300℃下焙燒2~4小時,然后在300~500℃下焙燒2~4小時,升溫速率為2~10℃/Min;再在650~800℃恒溫6~10小時,最后以2~10℃/Min降溫至室溫;在此燒結過程中,伴隨碳源化合物的熱裂解,在晶體包覆一層碳源,高溫促使形成石墨化結晶程度更好的碳覆膜,得到碳復合橄欖石結構的磷酸鐵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有機溶劑選自乙醇,異丙醇,丙酮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復合碳源原料加入有機溶劑中分散的方式為:在有機溶劑存在下攪拌、機械研磨或者超聲波均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Li?:Fe:?P?的摩爾比為0.98~1.05:1: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Li?:Fe:?P?的摩爾比為1:1: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的球磨時間為1~8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的保護性氣氛選自N2,惰性氣體,氮氫混和氣,CO2、CO混和氣,H2、H2O混和氣,或者NH3、H2O混和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電長迅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中電長迅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396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