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三元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申請?zhí)枺?/td> | 201110443256.6 | 申請日: | 2011-12-27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23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王紹隆;徐斌;向其軍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01J23/63 | 分類號: | B01J23/63;B01D53/94;B01D53/62;B01D53/72;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三元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三元催化劑,其特征在于,以多孔陶瓷為基體,其上設(shè)有催化層,所述催化層包括第一催化層和第二催化層;所述第一催化層包括第一催化部分和第二催化部分,所述第二催化層包括第三催化部分和第四催化部分;其中,第三催化部分位于第一催化部分的正下方,第四催化部分位于第二催化部分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催化部分為第一載體氧化物擔(dān)載具有抗毒性的第二活性貴金屬,第二催化部分為第二載體氧化物擔(dān)載具有抗毒性的第三活性貴金屬,第三催化部分為第三載體氧化物擔(dān)載具有抗毒性的第三活性貴金屬,第四催化部分為第四載體氧化物擔(dān)載具有抗毒性的第一活性貴金屬;所述第一載體氧化物、第二載體氧化物、第三載體氧化物和第四載體氧化物各自獨立為稀土金屬、堿土金屬一種或幾種的氧化物和活性氧化鋁。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劑,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貴金屬為Rh,第二貴金屬為Pt,第三活性貴金屬為Pd。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催化劑,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貴金屬Rh的加入量為陶瓷基體的0.05-0.2g/L;第二活性貴金屬Pt的加入量為陶瓷基體的0.05-0.2g/L,第三活性貴金屬Pd的加入量為陶瓷基體的0.02-0.5g/L,Rh、Pt與Pd的元素重量比為Rh:Pt:Pd=1:1-5:1-10。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每一催化部分的重量均為陶瓷基體重量的5-20wt%。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載體氧化物、第二載體氧化物、第三載體氧化物和第四載體氧化物,其中,稀土金屬為La、Ce、Zr、Pr、Nd、Pm和Sm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堿土金屬為Ba、Mg、Ca、Sr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三元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載體氧化物、第二載體氧化物、第三載體氧化物和第四載體氧化物,稀土金屬為La、Ce、Zr,每一催化部分中各元素重量比為Al:Ce:Zr:La?=15-70:5-30:5-30:5-20。
7.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第三催化部分用的涂覆料液:將稀土金屬和堿土金屬的硝酸鹽,加入去離子水,配置成第一溶液;然后向稀土金屬的復(fù)合氧化物粉末加入去離子水,添加聚乙二醇混合均勻得到第二溶液;向擬薄水鋁石中加入第二溶液和第一溶液,攪拌得到第三溶液;再加第三活性貴金屬的硝酸鹽溶液,以球磨方式混合均勻制得第一涂覆料液;
S2、將步驟S1所制備得到的涂覆料液注入帶有刻度的平底容器內(nèi),液面高度控制在陶瓷基體高度的一半位置;取陶瓷基體放入平底容器內(nèi),在陶瓷基體的上部套上抽真空裝置,控制抽真空的條件,使得涂覆料液在陶瓷基體內(nèi)的液面高度到達(dá)一半時停止抽真空;將載體取出,在取出過程中保持陶瓷基體上下方向不變,利用吹掃設(shè)備從沒有漿料的一端向有漿料的一端吹氣,直至沒有液體流出;最后干燥、焙燒制備得到第三催化部分;
S3、制備第四催化部分用的涂覆料液:將稀土金屬和堿土金屬的硝酸鹽,加入去離子水,配置成第四溶液;然后向稀土金屬的復(fù)合氧化物粉末加入去離子水,添加聚乙二醇混合均勻得到第五溶液;向擬薄水鋁石中加入第五溶液和第四溶液,攪拌得到第六溶液;再加第一活性貴金屬的硝酸鹽溶液,以球磨方式混合均勻制得第二涂覆料液;
S4、將步驟S3所制備得到的涂覆料液注入帶有刻度的平底容器內(nèi),液面高度控制在陶瓷基體高度的一半位置;將步驟S2中的陶瓷基體倒置放入平底容器內(nèi),在陶瓷基體的上部套上抽真空裝置,控制抽真空的條件,使得涂覆料液在陶瓷基體內(nèi)的液面高度到達(dá)一半時停止抽真空;將載體取出,在取出過程中保持陶瓷基體上下方向不變,利用吹掃設(shè)備從沒有漿料的一端向有漿料的一端吹氣,直至沒有液體流出;最后干燥、焙燒制備得到第四催化部分;
S5、制備第一催化部分用的涂覆料液:將稀土金屬和堿土金屬的硝酸鹽,加入去離子水,配置成第七溶液;然后向稀土金屬的復(fù)合氧化物粉末加入去離子水,添加聚乙二醇混合均勻得到第八溶液;向擬薄水鋁石中加入第八溶液和第七溶液,攪拌得到第九溶液;再加第二活性貴金屬的硝酸鹽溶液,以球磨方式混合均勻制得第三涂覆料液;
S6、將步驟S5所制備得到的涂覆料液注入帶有刻度的平底容器內(nèi),液面高度控制在陶瓷基體高度的一半位置;將步驟S4中的陶瓷基體倒置放入平底容器內(nèi),在陶瓷基體的上部套上抽真空裝置,控制抽真空的條件,使得涂覆料液在陶瓷基體內(nèi)的液面高度到達(dá)一半時停止抽真空;將載體取出,在取出過程中保持陶瓷基體上下方向不變,利用吹掃設(shè)備從沒有漿料的一端向有漿料的一端吹氣,直至沒有液體流出;最后干燥、焙燒制備得到第四催化部分;
S7、制備第二催化部分用的涂覆料液:將稀土金屬和堿土金屬的硝酸鹽,加入去離子水,配置成第十溶液;然后向稀土金屬的復(fù)合氧化物粉末加入去離子水,添加聚乙二醇混合均勻得到第十一溶液;向擬薄水鋁石中加入第十一溶液和第十溶液,攪拌得到第十二溶液;再加第三活性貴金屬的硝酸鹽溶液,以球磨方式混合均勻制得第四涂覆料液;
S8、將步驟S7所制備得到的涂覆料液注入帶有刻度的平底容器內(nèi),液面高度控制在陶瓷基體高度的一半位置;將步驟S6中的陶瓷基體倒置放入平底容器內(nèi),在陶瓷基體的上部套上抽真空裝置,控制抽真空的條件,使得涂覆料液在陶瓷基體內(nèi)的液面高度到達(dá)一半時停止抽真空;將載體取出,在取出過程中保持陶瓷基體上下方向不變,利用吹掃設(shè)備從沒有漿料的一端向有漿料的一端吹氣,直至沒有液體流出;最后干燥、焙燒制備得到第四催化部分。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3256.6/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