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壓油缸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42930.9 | 申請日: | 2011-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8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樓天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天一液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5/14 | 分類號: | F15B15/14;F15B15/22;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34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壓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油缸,特別涉及一種在壓縮過程中起緩沖作用并具有防護裝置的液壓油缸。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單活塞液壓油缸,活塞兩端一端進油一端出油,常規的液壓油缸應用在重型液壓機械例如舉重機、挖掘機、推土機、叉車等時,常存在著液壓油泄露,安全效果差,緩沖能力不夠的特點。
同時,由于傳統的液壓油缸在作業時基本裸露在外,大多數不具備防護罩,因此液壓油缸尤其是活塞桿結構得不到很好的保護,環境中的雜塵和異物容易碰撞或進入液壓油缸,從而磨損與破壞油缸,使得泄露更加嚴重,并且降低使用壽命,大大增加了故障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解決上述等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液壓油缸,其通過設置氣腔和油腔,能夠有效在壓縮行程產生彈性緩沖,同時在活塞桿外部設置可移動伸縮的防護裝置,有效保護了缸體和活塞桿。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液壓油缸,包括活塞桿、缸體、活塞,油缸前后分別設有油缸前銷和油缸底銷,所述活塞桿為中空結構,其內部設有氣腔,所述缸體內部設有油腔,氣腔內充有壓縮氣體,油腔內充滿液壓油,活塞設置在活塞桿內部,活塞在油缸內部將氣腔和油腔分隔開,活塞與活塞桿內壁之間設有O型密封圈,活塞桿與缸體之間還設有擋頭及連接裝置;所述缸體的外部設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一端在對應連接裝置的位置通過固定件與缸體固定連接,所述固定罩的另一端通過固定裝置與油缸底銷相連,所述固定罩內部形成空腔;所述活塞桿外部設有活動罩,所述活動罩一端與油缸前銷相連,另一端伸入所述固定罩的空腔內;所述固定罩的空腔內設有溝槽,所述活動罩在固定罩內通過溝槽相嵌連接;
所述連接裝置與缸體內壁之間設有迷宮通道,迷宮通道內設有數個鋼珠以分離液壓油和氣體,分離出的氣體通過氣體排出裝置排出;所述缸體的外部還設有壓力傳感器,以監測油缸內的壓力。
所述固定罩與活動罩為金屬材質。
在氣腔進氣口和油腔進油口分別設有單向充氣閥和單向充液閥以防止壓縮氣體和液壓油泄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利用氣體可壓縮的特點,在壓縮行程中產生彈性緩沖,能夠緩沖各種反作用沖擊的能力,能量輸出更為穩定。本發明設置油氣分離通道,確保油腔的氣體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分離,時刻保持最佳的工作狀態。本發明的液壓油缸防護裝置,能夠防塵及其他雜質,并具有彈性緩沖作用,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實際應用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液壓油缸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油氣分離結構的放大圖。
圖3是圖1的側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液壓油缸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氣口,2-活塞桿,3-氣腔,4活塞,5-連接裝置,6-缸體,7-油腔,8-進油口,9-迷宮通道,10-氣體排出裝置,11-壓力傳感器,12-鋼珠,13-擋頭,14-固定件,15-活動罩,16-固定罩,17-O型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的說明。
圖1-3描述的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
首先參考圖1至圖2,圖1是本發明的液壓油缸的結構示意圖。缸體6內安裝有活塞桿2,缸體6內部設有油腔7,活塞桿為中空結構,內設有氣腔3,氣腔3內設有活塞4,活塞4將氣腔3和油腔7隔開,氣腔3內設有壓縮氣體的進氣口1,油腔7內設有液壓油的進油口8,缸體上設有壓力傳感器11以檢測油缸內部壓力。缸體之間通過活塞實現油氣分離,活塞與活塞桿之間設有O型密封圈17,活塞桿2與缸體6的內壁之間通過擋頭13和連接裝置5連接,連接裝置5設有迷宮通道。
初始狀態時缸內處于沒有壓力的狀態,此時活塞桿2完全伸出。先將氣腔3充一定壓力的氣體,用單向充氣閥將氣腔3的進氣口堵上,然后在缸體6內的油腔7通過進油口8充滿液壓油,充油壓力與氣壓相等,使得活塞4處在中間位置,用單向閥將進油口堵死。使用單向充氣閥和單向充液閥可以防止氣體和液壓油泄漏。工作時,在外力P(外力P的方向為從缸體的方向至活塞桿的方向,即圖1中從右側向左側的方向,圖1中未示出)的作用下,缸體6向里推進,油腔7的壓力升高推動活塞4向氣腔3運動,隨著氣腔3容積的縮小,壓縮氣體被不斷壓縮,使得氣腔3中的壓力不斷增大,從而產生彈性緩沖。由于氣腔3的容積大于油腔7的容積,當油缸處于全縮狀態,即液壓油全部進入氣腔3時,也不會因為氣體壓縮壓力升高而使得氣腔內壁爆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天一液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天一液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293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