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體外檢測日本血吸蟲尾蚴對吡喹酮抗藥性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41335.3 | 申請日: | 2011-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01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洪軍;梁幼生;汪偉;曲國立;邢云天;戴建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3/50 | 分類號: | G01N33/5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時旭丹;劉品超 |
| 地址: | 21406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外 檢測 日本 血吸蟲 尾蚴 吡喹酮 抗藥性 方法 | ||
1.一種體外檢測日本血吸蟲尾蚴對吡喹酮抗藥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一塊24孔細胞培養板,在板孔內加入濃度分別為10-5、5×10-6、10-6及5×10-7?mol/L吡喹酮藥液1?mL,隨后用接種環移入20~50條新逸出的日本血吸蟲尾蚴,在吡喹酮藥液作用20?min后在解剖鏡下觀察各孔內尾蚴斷尾變化,計算尾蚴斷尾率,實驗重復6次,通過觀察尾蚴斷尾率,檢測日本血吸蟲尾蚴對吡喹酮的抗藥性。
2.根據權利權求1所述的體外檢測日本血吸蟲尾蚴對吡喹酮抗藥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尾蚴斷尾變化,是指在吡喹酮藥液作用后,日本血吸蟲尾蚴的體部和尾部分離斷開。
3.根據權利權求1所述的體外檢測日本血吸蟲尾蚴對吡喹酮抗藥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吡喹酮藥液為吡喹酮溶于1%二甲基亞砜DMSO中配制成濃度為1×10-3?mol/L與水稀釋備用。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體外檢測日本血吸蟲尾蚴對吡喹酮抗藥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24孔細胞培養板孔內加入濃度分別為10-5、5×10-6、10-6及5×10-7?mol/L吡喹酮藥液各1mL,然后用接種環移入20~50條新逸出的日本血吸蟲尾蚴,在吡喹酮藥液作用20?min后,在解剖鏡下觀察各孔內尾蚴斷尾變化,計算尾蚴斷尾率,實驗重復6次,在經10-5?mol/L吡喹酮藥液作用20?min后,尾蚴斷尾率<?40%;經5×10-6?mol/L吡喹酮藥液作用20?min后,尾蚴斷尾率<?35%;經10-6?mol/L吡喹酮藥液作用20?min后,尾蚴斷尾率<?30%;經5×10-7?mol/L吡喹酮藥液作用20?min后,尾蚴斷尾率<?10%,即認為該日本血吸蟲尾蚴對吡喹酮具有抗藥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未經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133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集成電路UC3846的開關電源電壓反饋模塊
- 下一篇:碳纖維取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