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藍紫光芯片激發的660納米紅光熒光材料及噴霧生產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41182.2 | 申請日: | 2011-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58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達健;王齡昌;陸啟飛;曹利生;李建;宋俊;王延澤;馬健;董曉菲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59 | 分類號: | C09K11/59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紫光 芯片 激發 660 納米 紅光 熒光 材料 噴霧 生產 | ||
1.一種藍紫光芯片激發的660納米紅光熒光材料,其特征在于:為稀土離子摻雜的含鎂硅酸鹽,其化學式為Ba1.14Sr1.7MgSi2O8:0.06Eu2+,0.1Mn2+,其中摻雜的Eu2+和Mn2+為發光中心,采用溶膠噴霧法制備,熒光體顆粒大小為5-15微米,發射峰的峰位分別在430納米處和660納米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藍紫光芯片激發的660納米紅光熒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摻雜Eu2+和Mn2+的質量百分比濃度分別為6%和10%。
3.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藍紫光芯片激發的660納米紅光熒光材料的噴霧生產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Ba(NO3)2、Sr(NO3)2、Mg(NO3)2.6H2O、MnC4H6O4.4H2O和Eu(NO3)3.6H2O與去離子水混合,磁力攪拌使溶質充分溶于去離子水中得到溶質溶液;
2)將(C2H5O)4Si(正硅酸乙酯)和CH3CH2OH(無水乙醇)與去離子水混合均勻后,加入質量百分比濃度為65-68%的濃HNO3配制成pH為2的溶膠溶液,然后將此溶液放入65℃水浴之中7.5分鐘;
3)把溶質溶液和溶膠溶液混合得到溶膠-凝膠溶液,然后放入35℃水浴中40分鐘;
4)把上述溶膠-凝膠溶液放入SD-06型噴霧干燥器中進行霧化干燥,得到干燥的固體樣品。
5)將固體樣品放入高溫微波爐中,通入氮氣和氫氣混合氣,按設定的升降溫曲線,進行灼燒、保溫和降溫,即得到藍紫光芯片激發的660納米紅光熒光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藍紫光芯片激發的660納米紅光熒光材料的噴霧生產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質溶液中Ba(NO3)2、Sr(NO3)2、Mg(NO3)2.6H2O、MnC4H6O4.4H2O、Eu(NO3)3.6H2O與去離子水的摩爾質量比為57∶85∶50∶5∶3∶50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藍紫光芯片激發的660納米紅光熒光材料的噴霧生產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膠溶液中正硅酸乙酯、無水乙醇和去離子水的體積比為2∶2∶1。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藍紫光芯片激發的660納米紅光熒光材料的噴霧生產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質溶液和溶膠溶液混合的體積比為180∶23。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藍紫光芯片激發的660納米紅光熒光材料的噴霧生產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06型噴霧干燥器的霧化參數:空氣溫度T為110℃-250℃、風速F為1-50(空氣流量100-300m3/h)、泵抽取速度P為1-50(最大溶液流量2L/h)。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藍紫光芯片激發的660納米紅光熒光材料的噴霧生產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微波爐的頻率是2.45GHz、功率2千瓦;微波爐設定為自動升降溫模式,升降溫曲線為:用100分鐘使爐內溫度升至800℃,再用100分鐘,使爐內溫度從800℃升至1100℃并在1100℃下保溫2.5個小時,然后使爐內溫度在100分鐘內降至800℃,最后自然降溫到室溫。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藍紫光芯片激發的660納米紅光熒光材料的噴霧生產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氣與氫氣的混合氣中氮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為92∶8,混合氣的流量為16L/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理工大學,未經天津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118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