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鋰離子二次電池及其正極活性材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440304.6 | 申請日: | 2011-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977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小波;袁慶豐;趙豐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505 | 分類號: | 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huán)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 地址: | 523808 廣東省東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 二次 電池 及其 正極 活性 材料 | ||
1.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為三層結構,分別是位于中心的基體、包覆于基體上的共晶格層和包覆于共晶格層上的包覆層,所述基體為含鋰金屬氧化物,共晶格層為基體材料經(jīng)過渡金屬摻雜的鋰金屬氧化物,包覆層的材料為金屬氧化物ZOi、磷酸鹽Z(PO4)j或氟化物ZFk。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的含鋰金屬氧化物的結構通式為LixMOy,共晶格層的結構通式為LixM1-aNaOy,其中,M為Ni、Co、Mn三種元素中的一種或幾種,N為Al、Mg、Zr、B、Cr、Ti中的一種或幾種,且0.96≤x≤1.3,1.98≤y≤2.02,0<a≤0.1,Z為Li、Al、B、Ba、Ca、Cr、Cu、Mg、P、Sn、Sr、Ti、V、Zr中的一種或幾種。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通式中的x、a的優(yōu)選取值范圍分別為0.96≤x≤1.2和0.002≤a≤0.06。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格層物質(zhì)與基體物質(zhì)共晶格,兩層中均含有Ni元素,且Ni元素在共晶格層中的百分比含量小于Ni元素在基體中的百分比含量。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層材料為Al2O3、ZrO2、TiO2、AlPO4、Li3PO4、LiF、MgO、AlF3中的一種或幾種。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格層的厚度為10~200nm。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的厚度與共晶格層的厚度比為150∶1~1000∶1。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層的厚度為50~300nm。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層的厚度與基體的厚度比為50∶1~500∶1。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活性材料的BET為0.1~10m2/g,振實密度為1.5~3.0g/cm3。
11.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包括正極極片、負極極片、間隔于正極極片和負極極片之間的隔離膜,以及非水電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極片由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正極活性物質(zhì)與粘結劑、導電碳粉均勻混合后涂在鋁箔上制成,電池的充電截止電壓高于4.1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030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