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基站混合定位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40039.1 | 申請日: | 2011-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96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梁宇杰;李一彪;王愛寶;楊杰;盧燕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64/00 | 分類號: | 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顏鏑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站 混合 定位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多基站混合定位方法,包括:
讀取終端周邊的至少一個基站的導頻信息,所述導頻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基站下一個或多個小區的到達時間差和導頻強度;
獲取所述終端的主小區PN,并根據所述主小區PN確定對應的服務基站的位置坐標和扇區范圍;
根據至少包括所述主小區PN的小區PN對應的到達時間差計算出相應的距離,并根據所述距離和所述服務基站的位置坐標和扇區范圍初步確定所述終端所在的弧線形區域;
根據所述到達時間差和/或導頻強度的門限值從讀取的所述終端周邊的至少一個基站下各小區的PN中篩選至少一個鄰小區PN;
根據主小區PN和篩選出的鄰小區PN對應的導頻信息在初步確定的弧線形區域進行校正求精,確定所述終端的準確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讀取終端周邊的至少一個基站的導頻信息的操作具體為:
所述終端讀取自身周邊的至少一個基站的導頻信息,并緩存在本地;
所述終端讀取自身周邊的至少一個基站的導頻信息,并上報告給定位服務器;或者
所述終端周邊的至少一個基站獲取對應于所述終端的導頻信息,并上報給定位服務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獲取終端的主小區PN的操作具體為:
獲取所述終端的激活集中第一個小區PN作為所述主小區PN,所述主小區PN與所述服務基站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據至少包括所述主小區PN的小區PN對應的到達時間差計算相應的距離的操作具體為:
采用以下公式計算所述距離Distance,
Distance=V*Access_pn_offset*a;
其中,V表示信號傳播的平均速率;
Access_pn_offset表示到達時間差;
a表示時間與碼片的比率,為預設常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據主小區PN和篩選出的鄰小區PN對應的導頻信息在初步確定的弧線形區域進行校正求精,確定所述終端的準確位置的操作具體包括:
對篩選出的鄰小區PN進行判斷,判斷是否存在一到兩個所述鄰小區PN與所述主小區PN同屬于所述服務基站的情況;
如果存在一個鄰小區PN與所述主小區PN同屬于所述服務基站的情況,則確定所述終端的準確位置位于所述初步確定的弧線形區域中的所述鄰小區PN與所述主小區PN的相交處;
如果存在兩個鄰小區PN與所述主小區PN同屬于所述服務基站的情況,則根據所述兩個鄰小區的信號強度的比率確定從所述基站小區的位置坐標向外放射的一條射線,并確定所述終端的準確位置位于所述初步確定的弧線形區域與所述射線的相交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不存在所述鄰小區PN與所述主小區同屬于所述服務基站的情況,則根據篩選出的至少兩個鄰小區PN所對應的信號強度來確定相應的權重值,計算出所述至少兩個鄰小區PN對應的權重中心點,根據所述權重中心點與所述服務基站的位置坐標確定經過這兩個點的直線,并確定所述終端的準確位置位于所述初步確定的弧線形區域與所述直線的相交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據篩選出的至少兩個鄰小區PN所對應的信號強度來確定相應的權重值,計算出所述至少兩個鄰小區PN對應的權重中心點的操作具體為:
從篩選出的鄰小區PN中選擇與所述主小區中軸的正交方向上的至少兩個所述鄰小區PN;
根據選出的至少兩個鄰小區PN所對應的信號強度來確定相應的權重值,計算出所述至少兩個鄰小區PN對應的權重中心點。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
如果只讀取到所述終端的服務基站下各小區的信號強度,則根據所述主小區的半徑和所述服務基站中除主小區之外的另兩個小區的信號強度比值所確定的方向估算所述終端的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
如果只讀取到所述終端的服務基站和一個相鄰基站的導頻信息,則根據所述主小區和所述相鄰基站下的小區的到達時間差確定雙曲線,并根據所述服務基站中除主小區之外的另兩個小區的信號強度比值所確定的方向確定從所述基站小區的位置坐標向外放射的一條射線,并根據所述雙曲線與所述射線的相交處確定所述終端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4003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