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磁力自控自吸泵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39667.8 | 申請日: | 2011-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39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朱昌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昌云 |
| 主分類號: | F04D13/02 | 分類號: | F04D13/02;F04D29/08;F04D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磁力 自控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一種自吸泵,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立式磁力驅動自控自吸泵。
背景技術
自吸泵,從物理學原理上講屬于泵的一種,從概念上是通過借助離心力的作用使液體介質能量增加的一種機械,將電能轉換成介質的動能和勢能的設備;依靠泵內的存水,利用離心葉輪把進水管路的空氣抽光,利用大氣壓把低于水泵進口的進水池內的水抽上來的泵。
目前自吸泵技術,或采用流體動力密封結構,或采用傳統填料密封和機械密封。
采用流體動力密封結構由于副葉輪外徑尺寸較大,其所消耗的軸功率與葉輪外徑的五次方成正比,所以副葉輪會消耗很大一部分功率,使自吸泵效率偏低;且副葉輪尺寸過大而泵腔容易進氣,影響自吸性能,副葉輪較小又會出現泄漏,技術很難把握。
采用填料密封和機械密封,一方面機械密封維護成本較高,填料密封容易泄漏,另一方面填料密封和機械密封實現不了嚴格意義上的無泄漏,很難勝任應用于密封要求較高的場合。
因此,自吸泵領域需要一種技術能改變自吸泵的傳動結構和密封結構,徹底解決原有自吸泵效率低、功率大、漏液、自吸效果差、不能防揮發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為了解決原有自吸泵效率低、功率大、漏液、自吸效果差、不能防揮發的問題,提供一種磁力自控自吸泵,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磁力自控自吸泵,包括:電機、泵殼、葉輪、泵軸、進水口、出水口,
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電機,設置在泵殼上,與泵成立式結構;
外磁轉子,通過電機軸與電機連接;
內磁轉子,設置于泵殼內與泵軸連接;
進水口和出水口通過管道與泵殼連接。
如上的一種磁力自控自吸泵,其中,該外磁轉子通過磁力驅動內磁轉子運動。
如上的一種磁力自控自吸泵,其中,該進水口內設置有進口逆止閥。
如上的一種磁力自控自吸泵,其中,該出水口內設置有出口止回閥。
如上的一種磁力自控自吸泵,其中,該出水管道上設置有放氣閥。
如上的一種磁力自控自吸泵,其中,該泵殼上設置有加液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磁力驅動,運行過程中不摩擦、無磨損,提高了壽命,降低功率,使之更高效、節能、低碳。
2.泵內完全密封,徹底解決了跑、冒、滴、漏、易揮發的難題。
3.自吸性能穩定可靠,真正實現了“一次引流、終身自吸”的功能。
4.結構緊湊,振動小、噪音低、移動靈活、拆卸簡便、易于安裝、不需地腳固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1為本發明用于磁力自控自吸泵的實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圖1為本發明用于磁力自控自吸泵的實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本裝置包含:
電機1、泵殼2、進水口3、出水口4、外磁轉子5、內磁轉子6、密封罩7、軸承8、軸承9、固定支架10、泵軸11、葉輪12、軸套13、軸承壓蓋14、葉輪壓蓋15、葉輪壓緊螺栓16、放氣閥17、內磁塊壓蓋18、加液口19、放空口20、止定螺栓21、蝸殼22、密封罩壓緊螺絲23、軸承壓蓋螺栓24。
電機1,設置與泵殼2上方與泵體成立式結構,為自吸泵提供動力。
外磁轉子5,通過電機軸與電機1連接,并由止定螺栓21固定,由電機1帶動運轉。
固定支架10,設置于泵殼2內部,上端與泵殼2上端止口連接固定,并由密封墊密封,下端與密封罩7止口連接,并由密封罩壓緊螺絲23固定、密封墊密封;所述構造使泵內部件完全密封在泵內,泵內介質不會漏出泵殼2。
泵軸11,一端設置于密封罩7內,其上設置有內磁轉子6,所述內磁轉子6與外磁轉子5依靠磁力傳送動力,最終帶動泵軸11一起運轉;所述內磁轉子6外側設置有內磁塊壓蓋18固定,使內磁轉子6運動時不會脫離泵軸11;軸承8、軸套13、軸承9依次設置與泵軸11表面,在泵軸11運轉過程中減小摩擦、降低損耗,所述軸承9外側設置有軸承壓蓋14并由軸承壓蓋螺栓24固定;泵軸11另一端通過下端螺紋與葉輪12連接,所述葉輪12設置于蝸殼22內,葉輪12外設置有葉輪壓蓋15,并有葉輪壓緊螺栓16緊固,使葉輪12在運轉過程中,不會脫離泵軸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昌云,未經朱昌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966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薄壁鋁合金三板對接一次熔焊工藝方法
- 下一篇:絨面彩涂鋼板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