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不對稱型聚氨酯/納米TiO2薄膜創傷敷料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39174.4 | 申請日: | 2011-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01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意;范浩軍;劉潔;徐輝;石碧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L15/26 | 分類號: | A61L15/26;A61L15/18;A61F13/02;C08J5/18;C08J9/00;C08L75/04;C08K3/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專利事務有限責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麗蓉 |
| 地址: | 610207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不對稱 聚氨酯 納米 tio sub 薄膜 創傷 敷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用創傷敷料及其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不對稱型聚氨酯/納米TiO2薄膜創傷敷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燒燙傷、植皮區/供皮區創面、外科手術創面、以及各類潰瘍、褥瘡、壓瘡、竇道等難愈型慢性創面的臨床治療中,創傷敷料的使用可對傷口的快速愈合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F代醫學認為,一款理想的醫用創傷敷料至少應具備如下功能性特點:(1)適度的透濕率(2000-2500g/m2.24h),以控制創面分泌組織液的蒸發速率,保證創面處既沒有多余組織液的積累又不至于完全脫水結痂(濕潤愈合理論);(2)較高的透氣系數,以加快創面與外界環境的氧氣/二氧化碳交換,促進傷口自愈過程中細胞的移行和有絲分裂增生;(3)高吸水率,以及時吸收創面處多余的組織液,防止組織浸軟、形成水皰甚至細菌感染;(4)高封閉阻隔能力,以抵御外界細菌、污物入侵創面;(5)抑菌性,降低創面發炎感染幾率;(6)與創面組織不粘結,以減輕更換敷料時病人的疼痛;(7)無生理毒性,以防止敷料的使用對新生組織造成二次傷害。
迄今為止,在各類人工創傷敷料材料中,聚氨酯薄膜敷料憑借其優異的力學強度、耐磨性、疲勞壽命、耐水解性以及組織/血液相容性廣受醫務人員和消費者好評,在臨床上的應用也日漸增多。然而,當前市面上銷售的絕大多數聚氨酯薄膜敷料都是采用單純的溶劑蒸發技術制造的,其致密的結構往往導致這類產品的透濕率和吸水率過低。例如,3M公司的Johnson-Johnson公司的以及Smith?&?Nephew公司的Op牌號的聚氨酯薄膜敷料,都是當下市面上典型的致密型聚氨酯薄膜敷料,其透濕率分別低至491±44,394±12以及792±32g/m2.24h,而吸水率則僅為31-46%。在臨床應用過程中,過低的透濕率和吸水率都會使組織液大量累積于創面和敷料之間,造成組織浸軟甚至細菌感染等嚴重并發癥。另一方面,由于結構完全致密,也使得這類薄膜敷料的透氣系數極低,阻礙了傷口與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限制了創面處細胞的移行和有絲分裂增生,不利于傷口的快速愈合。除此之外,由于使用的普通聚氨酯自身并無抑菌活性,因此為了防止創面感染發炎,生產商在制造過程中通常會采用外添加抗生素的方法來賦予聚氨酯薄膜敷料良好的抑菌性。外加的這些抗生素雖然抑菌效果尚佳,但它們往往具有生理毒性,這不可避免會對傷口處的新生組織造成二次傷害。由此可見,傳統聚氨酯薄膜敷料由于結構上的缺陷導致其多項性能離理想尚存在較大差距,不能完全滿足醫用創傷敷料使用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不對稱型聚氨酯/納米TiO2薄膜創傷敷料。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不對稱型聚氨酯/納米TiO2薄膜創傷敷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不對稱型聚氨酯/納米TiO2薄膜創傷敷料,其特征在于該敷料由致密表皮層和多孔支撐層構成,致密表皮層和多孔支撐層一體成型,其中致密表皮層厚度為7-15μm,多孔支撐層總孔體積為4.80-5.24cm3/g,原位生成的納米TiO2顆粒均勻分散于整個聚氨酯薄膜中,其粒徑為30-150nm。
本發明提供的上述不對稱型聚氨酯/納米TiO2薄膜創傷敷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工藝步驟和條件如下:
(1)將1-9份納米TiO2前驅體滴加入由0.2-10.5份抑制劑和5-20份溶劑配制而成的混合溶液中,并在25-35℃攪拌15-60分鐘,再將所得黃色透明溶液加入100-200份聚氨酯溶液中,并繼續在25-35℃下,用頻率25-45KHz的超聲波振蕩15-30分鐘,脫泡備用;
(2)將制得的混合物溶液涂覆于離型紙上,涂覆厚度為150-300μm,并立即于40-70℃加熱2-10分鐘使液膜表面溶劑蒸發形成致密表皮層后,再將其整體浸入pH值為3.5-6.0的含0-35wt%溶劑的去離子水中凝固5-30分鐘,將凝固成形后的薄膜敷料從離型紙上剝離,再用去離子水充分水洗并于30-70℃烘干即可,
其中所述物料的份數均為重量份數。
以上方法中所述納米TiO2前驅體選自鈦酸乙酯、鈦酸四異丙酯或鈦酸正丁酯中的任一種。
以上方法中所述抑制劑選自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乙酰丙酮中的任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917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汽車天窗供電控制方法、系統以及汽車
- 下一篇:甘蔗種植松耕翻耕組合犁
- 納米TiO<sub>2</sub>復合水處理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具有TiO<sub>2</sub>致密層的光陽極的制備方法
- 一種TiO<sub>2</sub>納米顆粒/TiO<sub>2</sub>納米管陣列及其應用
- 基于TiO2的擦洗顆粒,以及制備和使用這樣的基于TiO2的擦洗顆粒的方法
- 一種碳包覆的TiO<sub>2</sub>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應用于晶體硅太陽電池的Si/TiO<sub>x</sub>結構
- 應用TiO<sub>2</sub>光觸媒載體凈水裝置及TiO<sub>2</sub>光觸媒載體的制備方法
- 一種片狀硅石/納米TiO2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TiO<base:Sub>2
- T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