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可控中子源的隨鉆多參數測井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39082.6 | 申請日: | 2011-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84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鋒;袁超;劉軍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G01V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可控 中子源 隨鉆多 參數 測井 方法 | ||
1.一種基于可控中子源的隨鉆多參數測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可控中子源和多探測器系統,利用脈沖和測量時序設計,記錄不同位置處的伽馬能譜和伽馬時間譜及熱中子時間譜,通過譜解析和數據處理方法,在隨鉆過程中同時測量地層密度、孔隙度、流體飽和度以及元素含量,實現隨鉆地層綜合評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控中子源的隨鉆多參數測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中子源采用D-T脈沖中子源,脈沖寬度為40μs。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控中子源的隨鉆多參數測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探測器系統包括2個熱中子探測器和2個伽馬探測器;所述熱中子探測器利用He-3計數管,所述2個熱中子探測器距離可控中子源的距離分別為20~30cm和55~65cm,近熱中子探測器長度為5cm,遠熱中子探測器長度為10cm;所述伽馬探測器利用NaI探測器,所述2個伽馬探測器距離所述可控中子源的距離分別為40~50cm和75~85cm,近伽馬探測器長度為5cm,遠伽馬探測器長度為1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控中子源的隨鉆多參數測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測量時序設計中一個大周期為100ms,包含T1和T2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T1時長98ms,包含98個短周期ST1,每個短周期ST1包含三個時間門G1、G2和G3;所述第一個時間門G1為0~40μs,為所述可控中子源脈沖發射快中子時間以及所述伽馬探測器記錄非彈性散射伽馬能譜時間門,所述非彈性散射能譜記錄256道;所述第二個時間門G2為50~1000μs,為所述伽馬探測器記錄俘獲伽馬能譜時間譜門,所述俘獲伽馬能譜記錄256道;所述第三個時間門G3為0~1000μs,為所述近伽馬和遠熱中子探測器記錄伽馬和熱中子時間譜時間門,所述時間譜記錄100道;所述第二個時間段T2時長2000μs,為時間門G498000~100000μs,為所述伽馬探測器記錄本底自然伽馬能譜時間門,所述本底自然伽馬能譜記錄256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控中子源的隨鉆多參數測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層密度測量是利用近伽馬探測器和遠伽馬探測器記錄的非彈性散射伽馬計數和俘獲伽馬計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控中子源的隨鉆多參數測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層孔隙度測量可通過利用熱中子計數、俘獲伽馬計數以及所述地層密度測量結果三種方式實現。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控中子源的隨鉆多參數測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層流體飽和度測量可通過利用伽馬探測器記錄的非彈性散射伽馬能譜、伽馬探測器記錄的俘獲伽馬時間譜以及熱中子探測器記錄的熱中子時間譜三種方式實現。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控中子源的隨鉆多參數測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層元素含量測量是利用伽馬探測器記錄的非彈性散射伽馬能譜和俘獲伽馬能譜。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控中子源的隨鉆多參數測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對地層孔隙度和地層流體飽和度實現同一參數多種方式測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908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護理用自毀式注射器
- 下一篇:一種腹腔鏡用負壓引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