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電極螺紋銑削刀具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38779.1 | 申請日: | 2011-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897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義;孫蓓;張金濤;耿德旭;肖鵬;尹維生;薛守俊;薛俠;朱武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華大學;吉林市薛氏炭素機械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G5/18 | 分類號: | B23G5/18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達利專利事務所 22102 | 代理人: | 鄭殿貴 |
| 地址: | 132022 ***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極 螺紋 銑削 刀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加工的刀具,尤其是涉及一種螺紋加工的銑削刀具。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用于煉硅生產的大型圓柱電極,直徑800-1500mm,長度2200-3500mm,重量達5-6噸,兩根電極之間連接,采用螺紋形式連接,連接過程中,連接螺紋至少要承受兩根電極的重量,一旦螺紋連接失效,電極脫落,會釀成重大生產事故;在電極應用時,通過的電流大,若連接螺紋的接觸電阻過大,會將導致電極嚴重發熱,把電極從連接處燒斷,也會釀成重大生產事故;因此,連接螺紋的加工質量和效率,將影響電極產品的可靠性和生產成本,直接影響冶煉生產安全和成本。目前,同行業的加工過程中,往往配有多工位刀架的專用車床,采用硬質合金刀具,手動加工,先用切槽刀,切退刀槽,刀架再轉位,換螺紋車刀,加工螺紋,不能實現自動化加工,由于螺距尺寸大,需要多次切削,才能達到目標尺寸。
這種加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車削螺紋,需換刀多次加工,效率低。
(2)需要配備兩種刀具,運行成本高。
(3)硬質合金刀具,耐用度差,一個刀刃最多加工兩根電極,使用壽命低,費用高。
(4)沒有應用數控機床,無法實現自動化加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合刀具,能夠滿足對碳電極內外螺紋加工的要求。
一種碳電極螺紋銑削刀具,其特征在于:設有組合刀具,由刀柄、組合刀頭和螺釘所組成,在所述刀柄小端中心軸向設有安裝螺紋孔;在刀柄另一端徑向方向設有三個刀頭的定位槽,定位槽在刀柄圓周上均布,定位槽的底平面與刀柄軸線平行,定位槽的底平面上設有三個螺紋孔,螺紋孔用來安裝螺釘固定組合刀頭,安裝后,三個組合刀頭的刀尖位于一個垂直于刀柄軸線的平面上,并且三個刀尖在同一個圓上;組合刀頭由基底和切削部構成,基底的材料為碳素鋼,切削部為聚晶金剛石涂層刀片,基底和切削部,采用釬焊連接;在基底的中部設有一個長圓孔,尾部設有兩個開口槽,在長圓孔和開口槽裝上螺釘,就可以與刀柄連接;切削部有四個切削刃,左切削刃和右切削刃夾角為55~65度,完成螺旋面的加工;橫刃與左切削刃和右切削刃夾角為115~125度,完成對內螺紋和外螺紋的加工;輔助切削刃與左切削刃夾角115~125度,完成對外螺紋和內螺紋的加工。
本發明的組合刀具,能夠實現,一次走刀完成螺紋銑削加工成型,精度滿足要求,無須換刀,一次走刀完成螺紋加工,實現自動化加工,運行成本低,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是組合刀頭示意圖。
圖3是刀柄示意圖。
圖中有刀柄1、組合刀頭2、螺釘3、螺紋孔4、定位槽5、定位槽底平面6、螺紋孔7、基底8、切削部9、長圓孔10、個開口槽11、切削刃12、切削刃13、橫刃14、輔助切削刃1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對本發明作出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本碳電極螺紋銑削刀具的應用,不同于碳鋼螺紋銑削,不同于塑料類螺紋銑削,材料性質不同,其用途不同,碳電極螺紋銑削刀具也不同。
如圖1的結構示意圖,該刀具包括刀柄1、組合刀頭2和螺釘3,在刀柄上小端中心軸向設有安裝螺紋孔4,螺紋孔4用來與機床銑削動力頭相連接,實現準確定位;在刀柄1另一端徑向方向設有三個刀頭定位槽5,定位槽5在刀柄圓周上均布,定位槽5底平面6與刀柄軸線平行,定位槽底平面6上設有三個螺紋孔7,螺紋孔7用來安裝螺釘固定組合刀頭2,安裝后三個組合刀頭2的刀尖位于一個垂直于刀柄1軸線的平面上,并且三個刀尖在同一個圓上。組合刀頭2由基底8和切削部9構成,基底8的材料為碳素鋼,切削部9為聚晶金剛石涂層刀片,基底8和切削部9采用釬焊連接;在基底8中部設有一個長圓孔10,尾部設有兩個開口槽11,在長圓孔10和開口槽11裝上螺釘,就可以與刀柄連接;切削部9有四個切削刃,切削刃12和切削刃13夾角為60度,完成螺旋面的加工;橫刃14與切削刃12和切削刃13夾角均為120度,完成對內螺紋的大徑或者外螺紋小徑的加工;輔助切削刃15與切削刃12夾角120度,完成對外螺紋大徑和內螺紋小徑的加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華大學;吉林市薛氏炭素機械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華大學;吉林市薛氏炭素機械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87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