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洗衣機及洗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36653.0 | 申請日: | 2011-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39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燚;李亞亮;何政保;勞春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日高科模型有限公司;海爾集團技術研發中心;海爾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F23/02 | 分類號: | D06F23/02;D06F37/06;D06F37/26;D06F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艷 |
| 地址: | 266111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洗衣機 洗滌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洗衣機,特別涉及一種使用顆粒參與洗滌的洗衣機及洗滌方法,屬于洗衣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洗衣機的洗滌方法是采用水作為洗滌介質,向洗衣機內加入水和洗滌劑,進行洗滌,洗滌后利用脫水功能將洗衣機內的污水排出,然后重新加入干凈的水,繼續進行洗滌或者漂洗過程,洗滌全部結束后再將水排出。這種方法只是單純地將水排出,再重新注入干凈的洗滌水,水消耗量非常大。同時,洗滌液里面還含有較多的對環境有害的化學物質,而且每次洗滌過程的耗費時間較長,耗電量也較大。
針對傳統洗衣機的不足,現有技術中出現了一種采用聚合物材料特殊制作的固體顆粒作為洗滌介質的洗滌方法,通過固體顆粒和衣服之間的摩擦,吸附并吸收衣服上的污垢,從而實現洗滌的功能。該洗滌方法能節水80%以上,另外,該固體顆粒洗滌介質可以回收再利用,使用壽命長,無需更換,安全環保。
采用該顆粒洗滌方法的洗衣機,一般都會在洗衣機設置有顆粒的儲存空間,并在外筒上設置進料孔和出料孔,在洗滌前,將顆粒從進料孔中投放至外筒內,在洗滌結束后,在將顆粒完全回收到顆粒的儲存空間內,在顆粒回收時,需要高速旋轉內筒,利用離心力將顆粒甩至儲存空間內,如要對顆粒進行脫水,還需要再次投放顆粒和回收顆粒,洗衣機的結構和洗滌過程都較為復雜,而且不能保證顆粒100%的回收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簡化洗滌程序,提高洗凈率,并有利于顆粒回收的洗衣機。
本發明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簡化洗滌程序,提高洗凈率,并有利于顆粒回收的洗滌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洗衣機,包括內筒、外筒及作為洗滌介質的固體顆粒,所述內筒由驅動裝置驅動轉動,在所述內筒的內壁上設置有向內突出的提升筋,在洗衣機內設置有風循環通道,在所述風循環通道中設置有一風扇,所述風循環通道的兩端與所述內筒連通,在所述內筒的前部設置有用于所述顆粒進出的出料口及進料口。
進一步,所述風循環通道的出風口設置在所述外筒的后端壁上,所述風循環通道的進風口設置在所述外筒的前端壁上,所述內筒的前壁和底壁上均具有若干個僅供洗滌水通過的開孔。
進一步,所述風循環通道的出風口設置在所述外筒的后端壁上,所述風循環通道的進風口設置在所述洗衣機的門上,在所述洗衣機門上相應開有將風從所述內筒引至所述風循環通道的風道,所述內筒的底壁上具有若干個僅供洗滌水通過的開孔。
進一步,在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設置有用于儲存所述顆粒的儲料箱,所述儲料箱通過設置在所述外筒筒壁上的開口或閥門與所述外筒連通。
進一步,在所述內筒的外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向外突出的刮片。
進一步,所述儲料箱與所述內筒的進料口通過進料通道連通,所述內筒的進料口開設在所述洗衣機門的上方或開設在所述洗衣機門上,在所述洗衣機門上相應開有將進料口與進料通道連通的通道。
進一步,所述內筒的出料口設置于所述洗衣機門的下方,所述出料口與所述外筒連通。
進一步,在所述出料口處設置一出料閥門。
進一步,所述提升筋傾斜設置于所述內筒壁上或螺旋盤繞設置于所述內筒壁上。
進一步,所述提升筋沿所述內筒軸向的投影長度與所述內筒側壁的長度相同,或所述提升筋由所述內筒的底部到頂部螺旋盤繞設置。
進一步,所述提升筋的數量為1-10個,沿所述內筒的筒壁均勻設置。
進一步,沿所述內筒的內側設置有用于將衣物與所述顆粒分離的呈網狀的隔離筒,所述隔離筒與所述內筒固定連接。
進一步,在所述隔離筒的筒壁上向內突出設置有多個提升塊。
本發明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
一種洗滌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顆粒從儲料空間投放至洗衣機的內筒內,使待洗衣物、洗滌水及所述顆粒混合并翻轉,對所述衣物進行洗滌;
步驟二:洗滌結束后,進行排水,使所述衣物及顆粒與洗滌水分離;
步驟三:利用風扇和風循環通道向所述內筒內吹風,使所述顆粒與衣物分離,進而使所述顆粒通過所述內筒前方的出料口進入外筒內。
進一步,所述顆粒在進入外筒后,還包括有高速旋轉所述內筒,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將所述顆粒從外筒筒壁上的開口甩至儲料箱內,完成所述顆粒的回收。
進一步,在上述步驟一中,驅動所述內筒正反轉交替運轉,利用傾斜或螺旋盤繞設置在內筒內壁上的提升筋帶動所述顆料在所述內筒內翻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日高科模型有限公司;海爾集團技術研發中心;海爾集團公司,未經青島海日高科模型有限公司;海爾集團技術研發中心;海爾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66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