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對事件進行建模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35584.1 | 申請日: | 2011-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163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7 |
| 發明(設計)人: | J·W·戴爾;J·范格格;H·J·M·梅杰;B·德斯梅特;C·J·米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微軟技術許可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6 | 分類號: | G06F9/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羅婷婷 |
| 地址: | 美國華***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應 重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事件進行建模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數據源可將事件流提供給客戶機來進一步利用。例如,事件流可包括與股票價格相對應的事件,這些事件是經由事件流在任意時刻(諸如,在某股票的價格改變以后)被傳遞的。事件流和相關聯的事件一般作為可在其上執行查詢的數據來利用。查詢使得各資源(例如,軟件、服務器、應用、硬件……)能夠利用這些事件流和事件。例如,可監視特定的股票價格,并且向用戶通知該價格何時達到了某一值。
常規的事件流包括在特定時間點發生的點事件的反應性流。為了便于利用事件流和相應的數據,包括每一事件的持續時間可能是有用的。通常,利用兩種技術來處理對來自事件流的各個事件的持續時間進行表示——利用持續時間事件的結束或實現時戳。
可為事件流上的每一個事件生成持續時間事件的結束。然而,持續時間事件的這種結束并不直接與相應的事件相關。具體而言,事件的事件流可包括含該事件流上的每一個事件的持續時間事件的結束的相應流。然而,在需要在事件流和對應于流的事件的結束之間進行映射以便將事件與持續時間事件的相應結束相關聯時,發生了難題。對事件流和持續時間事件的結束之間的這種關系進行映射和編碼可能是復雜且低效的。
時戳一般包括與事件相關聯的時域中的變量,其中該變量表示持續時間。由時域中的變量表示的持續時間要求整個持續時間被定義為具有開始和結束,以得到每一個事件的持續時間的精確表示。這可導致事件的聚集中的延遲,因為在使用時戳時必須標識出事件結束。例如,假設每當一個人出生時就發布一事件,該事件具有直到這個人死亡為止的持續時間。盡可能快的發布事件是有好處的,但是死亡日期卻要到很晚以后才被知曉。這引起了延遲,因為為了使持續時間是確定的,在死亡發生之前并不會發布出生事件。
此外,在表示無限事件時引起了困難。如所提到的,時戳技術要求持續時間(例如,開始和結束),以便表示持續時間。為了克服有關無限持續時間事件的挑戰,時戳技術可提供估計的持續時間(例如,事件的開始和結束)并在以后的時間更新該估計值。然而,這導致了對各更新之間的事件的過度的處理、增加的延遲以及不精確的持續時間表示。
發明內容
下面呈現了簡化的發明內容,以便提供對所公開主題的某些方面的基本概念。本發明內容不是廣泛性的概觀。它并不旨在標識關鍵/重要元素,也不旨在劃定所要求保護主題的范圍。其唯一目的是以簡化形式呈現一些概念,作為稍后呈現的更具體實施例的序言。
簡言之,本主題公開一般涉及建模和采用具有持續時間的事件。更具體地,可生成內部事件流來表示來自外部事件流的事件的持續時間。通過采用內部事件流,外部事件流的事件持續時間可被精確地表示。內部事件流可包括持續時間的開始和持續時間結束,其中持續時間的開始和持續時間結束之間的時間段是事件的持續時間。為外部事件流上的每一個事件生成相應的事件流使得外部事件流能夠為了事件持續時間的表示而被建模。此外,經建模的事件流可用于標識重合,或者換言之用于標識兩個事件的持續時間在哪里重疊。此外,經建模的事件流可與各種運算符一起用來確定重合。
為實現上述及相關目的,在此結合以下描述和附圖描述了所要求保護主題的某些說明性方面。這些方面指示可實踐本主題的各種方式,它們均落在所要求保護主題的范圍之內。當結合附圖閱讀以下詳細描述時,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和新穎特征將變得顯而易見。
附圖說明
圖1是事件建模系統的框圖。
圖2是表示事件流中的點事件的持續時間的對事件進行建模的系統的框圖。
圖3描繪了包括持續時間的表示的經建模事件流。
圖4描繪了對第一經建模事件流和第二經建模事件流的重合操作。
圖5描繪了針對第一經建模事件流和第二經建模事件流的重合運算。
圖6描繪了針對事件流和經建模事件流的重合運算。
圖7是創建點事件的事件流來表示持續時間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8是利用具有持續時間的經建模事件流來查明各事件間的重合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9是示出用于本發明各方面的合適操作環境的示意性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微軟技術許可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微軟技術許可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55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