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子參脫毒組培繁育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34688.0 | 申請日: | 2011-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40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蘭才武;賀定翔;鄭建立;鄧忠;羅琳;石勝花;楊曉斌;王凱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昌昊中藥發展有限公司;貴州黔草堂中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東圣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慶云 |
| 地址: | 556013 貴州省黔***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子參 脫毒 繁育 方法 | ||
1.一種太子參脫毒組培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單株的選擇:在太子參生長旺盛期的4~5月選擇株高10~20㎝;莖直立,近方形,分枝5~8個,略呈紫色;葉對生,色深綠,葉片寬卵形或卵狀菱形,頂端漸尖,基部漸狹,上面無毛,下面沿葉脈疏生柔毛,頂部有2對大葉,形成十字形,無病害表現;花腋生或呈聚傘花序;蒴果寬卵形,具種子6~19粒的優良單株;
(2)外植體的選擇:
塊根芽頭:在傳統采收期采收優良單株中塊根最大部位的直徑在0.45㎝以上、數量在10粒以上的植株長出的芽頭作為外植體;
種子:在傳統采收期采收優良單株中塊根最大部位的直徑在0.45㎝以上、數量在10粒以上的植株收獲的未成熟或成熟種子作為外植體;
(3)微莖尖:
塊根芽頭經洗滌消毒后,在無菌條件下培養,待芽長至2~3個節時在無菌環境下切取0.3~0.5㎜莖尖即得;
種子經洗滌消毒后,在無菌條件下培養,待芽長至2~3個節時在無菌環境下切取0.3~0.5㎜莖尖即得;
(4)增殖培養:
所需材料:經病毒檢測后不含芫菁花葉病毒(Turnipmosaicvirus,TuMV)、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煙草花葉病毒(Broad?beanwill?virus,BBWV)、蠶豆萎蔫病毒(Tobacco?mosaic?uirus,TMV)的微莖尖;
微莖尖增殖培養分為初代培養和繼代培養,初代培養基配方為MS+BA0.5~2.0mg.L-1+NAA0.1~0.5?mg.L-1;繼代培養基配方為MS+BA1.0~5.0?mg.L-1+NAA0.1~0.5?mg.L-1;
(5)生根培養:
微莖尖經增殖培養后進行生根培養,其培養基配方為1/2MS?+NAA0.1~3.0?mg.L-1;
(6)原種的生產:?
a、大棚內生產過程中所需移栽基質由黃土∶珍珠巖∶腐殖土按體積比3∶1∶2配制而成,基質厚度為15~20㎝;移栽基質配制好后需進行基質消毒,具體操作為先將基質翻松,每平方米用98%~100%必速滅微粒劑10~15g加水3L稀釋后噴灑,然后翻攪基質7~10㎝,使藥劑與基質充分混合,覆蓋塑料薄膜,2周后翻松基質2次后即可移栽;移栽后至采收期間需進行防蟲處理;
?b、棚外煉苗移栽后至采收期間需進行防蟲處理,其具體操作為搭設防蟲網和遮陽網;移栽地200m范圍內禁止種植煙草、黃瓜、油菜、蠶豆等作物;
(7)脫毒太子參一代種、二代種擴繁地需進行土壤處理,消除芫菁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煙草花葉病毒、蠶豆萎蔫病毒經土壤侵染的途徑,設置殺滅蚜蟲的裝置或設備,種植地200m范圍內禁止種植煙草、黃瓜、油菜、蠶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子參脫毒組培繁育方法,其中:第(6)步a中防蟲處理的具體操作為搭設防蟲網;移栽地200m范圍內禁止種植煙草、黃瓜、油菜、蠶豆等作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昌昊中藥發展有限公司;貴州黔草堂中藥有限公司,未經貴州昌昊中藥發展有限公司;貴州黔草堂中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468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酸奶布丁
- 下一篇:聚鄰乙氧基苯胺/氧化鐵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