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功能數字化滅火救援現場指控終端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33717.1 | 申請日: | 2011-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94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紀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Q5/24 | 分類號: | H04Q5/24;H04L29/08;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陳亮 |
| 地址: | 20006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數字化 滅火 救援 現場 指控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滅火救援現場指控系統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功能數字化滅火救援現場指控終端。
背景技術
目前,滅火救援現場指揮主要采用350M常規無線通信設備,并在滅火救援實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目前使用的通信技術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
(1)通信手段存在缺點
350M無線常規語音通信功耗低,但覆蓋范圍較小,且數據傳輸功能不足,在火情嚴重、火場情況復雜時很難滿足使用要求。
(2)信息傳遞方式相對單一,難以全面掌握火場情況
目前消防部隊主要通過語音傳遞信息,對火場的溫度和壓力等基本情況、戰斗員的體征和裝備情況、戰斗員位置、滅火劑和器材使用情況都難以通過語音方式清楚表述,信息傳遞過程中往往會受各種原因影響產生偏差,使指揮員不能全面掌握火場的基本情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將多功能、數字化的滅火救援現場指控終端應用到消防工作中將成為必然,該技術的應用將對消防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功能數字化滅火救援現場指控終端,能夠快速、全面地了解失火現場的情況,供消防指揮人員及時、準確地判斷滅火救援工作的進展并迅速作出應對策略。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功能數字化滅火救援現場指控終端,包括:
傳感模塊組,用于獲取滅火救援現場的環境信息和消防人員的生理信息;
數字無線通信模塊,用于實現系統語音通信/數據傳輸功能;
信息處理與通信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傳感模塊和所述數字無線通信模塊相連接,用于負責人機界面以及控制各模塊協調工作,并對有關數據進行處理;以及
顯示屏,與所述信息處理與通信控制模塊相連接,用于通過圖形和數字顯示所需結果。
可選地,所述傳感模塊組包括:
生理傳感器,用于獲取所述消防人員的生理信息;
三軸加速度傳感器,用于獲取所述消防人員的姿態信息;
可燃氣體傳感器,用于獲取所述滅火救援現場的可燃氣體信息;
壓力傳感器,用于獲取所述滅火救援現場的空氣壓力信息;
溫度傳感器,用于獲取所述滅火救援現場的溫度信息;以及
GPS模塊,用于獲取所述消防人員的位置信息,對所述三軸加速度傳感器進行校準;
其中,上述生理傳感器、所述三軸加速度傳感器、所述可燃氣體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GPS模塊分別與所述信息處理與通信控制模塊相連接,將各種所獲取的信息傳送至所述信息處理與通信控制模塊。
可選地,所述數字無線通信模塊包括個人及組選擇呼叫功能、全部呼叫功能以及開啟緊急報警燈功能。
可選地,所述生理信息包括所述消防人員的脈搏信息、血壓信息。
可選地,所述姿態信息包括所述消防人員的站立、躺下、側臥、慢跑信息。
可選地,所述信息處理與通信控制模塊采用Linux嵌入式操作系統,其硬件平臺包括ARM系列芯片、SDRAM存儲器、FLASH存儲器、鎖存器和接口芯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采用數字化技術,具備語音通信、數據傳輸、生理/環境信息傳感、人員定位等功能,可用于滅火救援現場指揮工作中,對成功處置災害事故和保護消防人員生命安全有著積極作用,將從根本上改變目前滅火救援工作現狀。
本發明綜合應用數字化無線通信技術、環境傳感技術、姿態傳感技術、生理傳感技術、GPS定位、航跡推算等技術,通過建立模塊化、數字化、多功能的指控終端技術架構,實現滅火救援現場指揮效果的有效提高。系統設計中采用模塊化的設計方法使系統能夠支持語音通信、數據傳輸、生理/環境信息傳感、人員定位各種功能的靈活應用和擴展。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質和優勢將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的描述而變得更加明顯,其中: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多功能數字化滅火救援現場指控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闡述了更多的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顯然能夠以多種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根據實際應用情況作類似推廣、演繹,因此不應以此具體實施例的內容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37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流體物質容器內外壓力差顯示容器蓋
- 下一篇:一種新型保鮮蓋及其保鮮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