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輸電線路鐵塔的復合樁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33713.3 | 申請日: | 2011-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41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倪鐳;房嶺鋒;許建華;張永隆;陶春鳳;顧俊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上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42 | 分類號: | E02D27/42;E02D2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趙志遠 |
| 地址: | 20012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輸電 線路 鐵塔 復合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于輸電線路鐵塔固定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輸電線路鐵塔的復合樁結構。
背景技術
鐵塔是通過基礎將荷載傳遞到地基中,所以無論是地基還是基礎不管哪一部分出現問題或發生破壞,都將對上部的鐵塔造成惡劣的影響或重大事故,進而影響電網的安全運行。所以在基礎設計時必須通過對工程所在地區地質地貌的分析研究,遵循“安全可靠、方便施工、便于運行、注重環保、節省投資”的原則來選擇與工程所在地區地質情況相對應的基礎型式。目前上海地區常用的基礎型式為:①直柱式基礎;②單樁、雙樁、四樁鉆孔灌注樁基礎這兩種型式。其中直柱式基礎一般用于地質情況較好的地區,而灌注樁基礎一般用于河塘、軟土等地質不利地區。
上海地區的地質土均系第四紀三角洲堆積物和沉淀物,是典型的軟土地基,地表下30.0m范圍內普遍分布有多個軟粘土層,地下水位較高,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較低,相對于其他地區的鐵塔淺埋基礎(直柱式基礎)需要占用更大的占地面積且基礎開挖更深,造成基礎開挖量大,混凝土及鋼筋用量也就更大;另外在線路建設中為了減少前期的賠償費用,有更多的鐵塔不得不定位于河塘內或位于面積狹窄地區,其后果是工程中鉆孔灌注樁的運用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而鉆孔灌注樁基礎同樣存在混凝土和鋼筋用量大、工程造價相對較高的問題。
上海地區地勢平坦,魚塘、河溝縱橫,地下水的水量充沛,水位常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上海地區又是典型的軟土地基,軟土具有高含水量、大空隙比、低強度、高壓縮性等不良工程特點。近幾年由于鐵塔設計標準提高,征地、綠化賠償、鐵塔基礎維護費用增加等各方面的原因,電網建設的成本越來越高,迫切需要能找一種或幾種基礎型式,能減少征地面積、降低基礎的材料用量,使其在基礎占地面積、綜合造價等方面更具合理性與經濟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縮短樁體長度、有效減少水平位移、節約混凝土用量的用于輸電線路鐵塔的復合樁結構。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輸電線路鐵塔的復合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樁體和樁體緊固件,所述的樁體緊固件設在樁體的兩側。
所述的樁體緊固件設有兩個,分別對稱設在樁體兩側。
所述的樁體緊固件通過旋噴注漿形成,其旋噴注漿點與樁體外表面的垂直距離大于注漿半徑。
所述的旋噴注漿點與樁體外表面的垂直距離為220~270mm。
所述的注漿半徑為380~420mm。
若所述的樁體為抗壓樁體,所述的樁體緊固件的深度為樁體深度加三倍樁體直徑。
若所述的樁體為抗拔樁,所述的樁體緊固件的深度為樁體深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將本發明作為輸電線路鐵塔的基礎型式,起到減少占地面積,減少基礎的混凝土和鋼筋用量,降低工程造價,節約工程投資,為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2、達到縮小樁徑,縮短樁體長度,有效減少水平位移,節約混凝土用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輸電線路鐵塔的復合樁結構,包括樁體1和樁體緊固件2,所述的樁體緊固件2設在樁體1的兩側。所述的樁體緊固件2設有兩個,分別對稱設在樁體1兩側。所述的樁體緊固件2通過旋噴注漿形成,其旋噴注漿點21與樁體1外表面的距離大于注漿半徑。所述的旋噴注漿點21與樁體外表面的距離為250mm。所述的注漿直徑d為400mm。
若所述的樁體1為抗壓樁體,所述的樁體緊固件2的深度為樁體深度加三倍樁體直徑。若所述的樁體1為抗拔樁,所述的樁體緊固件2的深度為樁體深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上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上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371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