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通風換氣幕墻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110432841.6 | 申請日: | 2011-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42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燕 |
| 主分類號: | E04B2/88 | 分類號: | E04B2/88;F24F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10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通風 換氣 幕墻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房屋建筑領域的幕墻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通風換氣幕墻結構,屬于房屋建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建筑幕墻一般使用玻璃、金屬、石材、或塑料作為幕墻材料,在使用聚碳酸酯或聚氯乙烯塑料作為幕墻材料的幕墻結構中,塑料只是作為透光材料或裝飾色材料使用。
?在通風換氣雙層幕墻結構中,一般需要進風結構、排風結構、和送風結構,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201120052800.X公開了一種通風換氣幕墻結構,其中進風結構位于整個幕墻結構的下端外層幕墻處,排風結構位于整個幕墻的頂部外層幕墻處,送風結構一般位于整個幕墻的頂部內層幕墻處;它們均需要專門設置進風口、出風口、送風口、過濾網和防蟲板,其中過濾網和防蟲板均需要定期的維護。
發明內容
為了減少通風換氣幕墻結構的造價和維護成本,并增加塑料幕墻材料的功能,?本發明采用在塑料幕墻表面打孔的方式,?使整個塑料幕墻同時具有進風結構和排風結構的功能,由于在塑料幕墻表面打孔的孔徑很小,使幕墻本身具有了一定的防蟲板和過濾網的功能。
?在表面打孔的塑料幕墻材料作為通風換氣幕墻結構的外表面時,幕墻結構在冬季利用與其連接的送風裝置在幕墻的空氣間層中形成負壓,使室外的新鮮空氣通過塑料幕墻材料表面的小孔滲透進入幕墻的空氣間層內,并順著空氣間層由送風裝置送入室內,達到通風換氣的目的。
?在夏季,由于空氣間層中的空氣溫度較高,與其連接的送風裝置關閉,并通過截止風閥阻止其中的空氣進入室內,由于熱空氣的煙囪效應,使空氣間層中的熱空氣沿該間層向上擠壓,最終從頂部幕墻結構外表面的塑料幕墻面上小孔擠出空氣間層,同時也產生了底部幕墻結構空氣間層中的相對負壓區,使室外新鮮空氣從底部幕墻結構外表面的塑料幕墻面上小孔進入空氣間層;由此形成外循環的自主換氣,對幕墻結構起到降溫作用。
?由于本發明采用了簡單并耐用的幕墻板型設計,且無需設置進風口、出風口、過濾網和防蟲板,降低了通風換氣幕墻的造價和維護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如下技術方案達到。
?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案是:通風換氣幕墻的內層墻可以由不透明的實體墻構成,實體墻的材質有磚墻、混凝土墻、金屬板墻、石材墻、木板墻、塑料墻、和由以上多種材料復合形成的復合墻體。
?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案是:通風換氣幕墻的內層墻可以由斜面屋頂構成。
?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案是:與通風換氣幕墻結構的空氣間層連接的送風裝置可以由建筑所用的新風機組構成。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的通風換氣幕墻結構的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的通風換氣幕墻結構的外層穿孔塑料幕墻板的某一部分放大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參見圖1和圖2,本發明中的通風換氣幕墻結構包括:內層玻璃幕墻(2)、外層穿孔塑料幕墻(1)、內層玻璃幕墻和外層穿孔塑料幕墻之間的空氣間層(4)、與空氣間層(4)連接的向室內送風的送風口(5)、與送風口(5)連接的送風管道(6)、在送風管道(6)上的截止風閥(7)、和與送風管道(6)連接的送風裝置(8)。
?利用上述方案完成的建筑幕墻結構,在冬季,當室內需要通風換氣時,同時打開截止風閥(7)和送風裝置(8),此時送風裝置(8)通過送風管道(6)將空氣間層(4)中溫度較高的新鮮空氣引入室內,同時外界的冷空氣通過外層穿孔塑料幕墻(1)上的小孔(3)補充進空氣間層,外界空氣中的小昆蟲和沙塵顆粒被小孔阻擋在外。
?在空氣間層的新鮮空氣在陽光照射和室內熱量通過內層玻璃幕墻(2)向室外散失過程中的加熱作用下溫度升高,使引入室內的新鮮空氣溫度升高,不會加大空調系統負荷,也不會引起人體的不舒適感,同時建立了室內的微正壓環境,將室內的渾濁空氣由建筑圍護結構縫隙排出室外,并阻止室外的冷空氣通過這些縫隙進入室內;通過這種方式,比傳統的通風換氣方式節省了能源;當不需要通風換氣時,同時關閉截止風閥(7)和送風裝置(8)。
?在夏季,截止風閥(7)和送風裝置(8)始終關閉;在白天由于陽光照射使空氣間層(4)的空氣升溫,通過熱空氣的煙囪效應,使空氣間層(4)中的熱空氣沿該間層(4)向上擠壓,最終從頂部外層穿孔塑料幕墻(1)上小孔擠出空氣間層,同時也產生了底部幕墻結構空氣間層(4)中的相對負壓區,使室外新鮮空氣從底部外層穿孔塑料幕墻(1)上小孔進入空氣間層;由此形成外循環的自主換氣,對幕墻結構起到降溫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燕,未經姜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284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