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咳嗽的中藥有效部位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32769.7 | 申請日: | 2011-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34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群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分類號: | A61K36/90;A61P1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咳嗽 中藥 有效 部位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組合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咳嗽的中藥有效部位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咳嗽是人類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人呼吸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尤其是常因反復感染而經常咳嗽,如果不及時治療,極易引起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目前,雖然用于治療咳嗽的藥物種類繁多,但卻沒有安全有效的特效藥,臨床應用的化學藥物治療較為普遍,藥物多以鎮咳、解熱、消炎為主,但副作用大,危險性較高。發明人曾經一次咳嗽看病,醫生的處方為西藥,筆者喝了后產生了頭暈等癥狀,如果對于司機等需要長期集中精神來工作的職業人員,這類藥物就完全不適用了,喝了會非常危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根據現有的西藥止咳藥中存在的副作用大等問題,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用于治療咳嗽的中藥有效部位組合物。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藥有效部位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中藥為我國的重要特色藥物,不同的中藥配伍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療效。本發明經過試驗發現,原本用于解毒除濕的土茯苓,以及原本用于健脾益氣的白術等中藥,在治療咳嗽病中有特效。以下是詳細內容:
一種用于治療咳嗽的中藥有效部位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物由如下按照質量份數計的組分組成:白茅根33、野菊花19、土茯苓26、白術14和荊芥8。
本發明所述的用于治療咳嗽的中藥有效部位組合物適合加工的劑型為片劑、口服液或膠囊劑。
本發明所述用于治療咳嗽的中藥有效部位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取白茅根、土茯苓和荊芥,粉碎,加2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小時,過濾煎液后合并濾液;
(2)取野菊花和白術,粉碎,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3小時,過濾煎液后合并濾液;
(3)將步驟(1)和(2)所得的濾液合并,減壓濃縮至相對濃度為1~1.3的膏,加乙醇,使其含醇量為65%,靜置過夜,過濾,回收乙醇,濃縮;
(4)將濃縮后的濃縮液按照常規制劑工藝加入適合的輔料,加工成相應的劑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所述組合物可以祛痰、止咳、生津,同時還可利尿、消腫,且無毒副作用;
(2)本發明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簡單易行,得率高,有效保持了藥物的有效成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但實施例并不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實施例1
取白茅根、土茯苓和荊芥,粉碎,加2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小時,過濾煎液后合并濾液;再取野菊花和白術,粉碎,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3小時,過濾煎液后合并濾液;將之前所得的濾液合并,減壓濃縮至相對濃度為1.3的膏,加乙醇,使其含醇量為65%,靜置過夜,過濾,回收乙醇,得到濃縮液500ml,取單糖漿,加入上述濃縮液,并與枸櫞酸調pH至3.8,加蒸餾水至5000ml,攪拌均勻,精濾后分裝成15ml玻璃瓶中,包裝得到口服液。
本品為棕色澄明液體,放置半年內不產生渾濁。pH約4,總固體13.3%左右。孕婦、小兒忌用。
實施例2
臨床觀察病人300例,病人均有明顯臨床癥狀并經臨床醫師確診。
把患者口服實施例1制得的口服液,成人量每日三次,每次15ml。以復方蛇膽川貝枇杷膏為對照,口服復方蛇膽川貝枇杷膏,用藥量按照說明書指示進行。用藥后每天觀察一次,治好的患者過1個月及3個月均復查是否有復發。
各年齡組服用后的治療效果見表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群,未經張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276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現場裝配式外伸臂組合節點
- 下一篇:一種基于人臉識別技術的移動布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