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SBR工藝處理粘膠纖維廢水時活性污泥的快速培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32323.4 | 申請日: | 2011-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30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韓東浩;張學富;周輝;譚玉龍;錢震一;郭宇鋒;徐鋒軍;楊歡天;黃利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東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12 | 分類號: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賽科專利代理事務所 33230 | 代理人: | 陳輝 |
| 地址: | 311203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sbr 工藝 處理 粘膠 纖維 廢水 活性污泥 快速 培養 方法 | ||
1.SBR工藝處理粘膠纖維廢水時活性污泥的快速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BR工藝處理粘膠纖維廢水時活性污泥的快速培養是在SBR工藝單元池內、溫度25~35?℃、pH值7~9的條件下,用普通城市污水處理廠200~250?m3的新鮮活性污泥泥餅,并投加500~1000?kg面粉、50~100?kg尿素、10~20?kg磷肥,在35~45天內經SBR工藝單元池底布置的管式可變微孔曝氣器曝氣并維持溶解氧在1.5~2.5?mg/L來實現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BR工藝處理粘膠纖維廢水時活性污泥的快速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餅含水率在30~35%之間,且按SBR工藝單元池有效容積的4~5%(體積比)投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BR工藝處理粘膠纖維廢水時活性污泥的快速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粉、尿素、磷肥投加量,是按照SBR工藝單元池內BOD5:N:P=(100~80):(5~10):(1~2)(水中質量比)的比例進行控制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BR工藝處理粘膠纖維廢水時活性污泥的快速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維持混合液中溶解氧在1.5~2.5?mg/L,是通過SBR工藝單元池底布置的管式可變微孔曝氣器間斷或連續曝氣實現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BR工藝處理粘膠纖維廢水時活性污泥的快速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污泥表現成熟時絮體飽滿、呈黑褐色,SV30(活性污泥沉降比)值在25~35?%之間,MLVSS(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值在3500?~4500?mg/L,CODcr的6~7小時降解率在80~90?%。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SBR工藝處理粘膠纖維廢水時活性污泥的快速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順序步驟:
(1)按SBR工藝單元池有效容積的4~5%(體積比)將接種泥餅投入池內,同時注入自來水至有效池容的1/2,按BOD5:N:P的(100~80):(5~10):(1~2)(水中質量比)比例要求每日向池內均勻投加面粉、尿素、磷肥,間斷曝氣,維持池內溶解氧在1.5~2.5?mg/L,持續7~10天,池內活性污泥性狀得到明顯改觀,期間池內所有物質不外排,SV值在18~20?%,MLVSS值在2000~3200?mg/L;
(2)然后向池內加入現有總混合液體積1/10的粘膠纖維廢水,連續曝氣,維持池內溶解氧在1.5~2.5?mg/L,按BOD5:N:P的(100~80):(5~10):(1~2)(水中質量比)比例要求每日向池內均勻投加面粉、尿素、磷肥,根據池內活性污泥性狀和CODcr降解情況,逐漸加大粘膠纖維廢水量至池內現有總混合液體積的1/5、1/2,持續12~16天,期間池內所有物質不外排,池內活性污泥性狀得到進一步改觀,SV30值在22~25?%,MLVSS維持在2000~3000?mg/L;
(3)啟動SBR工藝單元池周期自動控制流程,根據池內活性污泥性狀和SBR工藝周期內CODcr降解情況,逐步調整SBR工藝單元池的進水時間(2~3小時)、曝氣時間(6~7小時)、沉淀時間(0.5~1小時)、潷水時間(2~2.5小時)和閑置時間(0~0.5小時),期間需根據活性污泥性狀指標進行選擇性排泥,持續14~18天,池內活性污泥表現成熟,SV30值在25~35?%,MLVSS維持在3500~4500?mg/L。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BR工藝處理粘膠纖維廢水時活性污泥的快速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膠纖維廢水pH值在8~9之間,CODcr小于550?mg/L,Zn2+小于2?mg/L。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BR工藝處理粘膠纖維廢水時活性污泥的快速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污泥表現成熟時SBR工藝單元池周期條件為進水2~3小時、曝氣6~7小時、沉淀0.5~1小時、潷水2~2.5小時、閑置0~0.5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東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東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232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