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環(huán)狀碳酸酯的無溶劑催化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431224.4 | 申請日: | 2011-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75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尹雙鳳;邱仁華;孟振功;宋星星;邱一苗;喻琨;羅勝聯;許新華;周永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17/36 | 分類號: | C07D317/36;C07F9/92;C07F9/94;B01J3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8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huán)狀 碳酸 溶劑 催化 合成 方法 | ||
1.一種用二氧化碳和環(huán)氧化物通過環(huán)加成反應合成環(huán)狀碳酸酯的無溶劑催化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有機金屬化合物和季銨鹽(R4NX)作為催化劑,無需溶劑,實現了合成環(huán)狀碳酸酯的新的綠色催化合成途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金屬化合物是具有結構式I的有機鉍配合物和有機銻配合物:
其中,該類配合物是一類新型的含橋式氮原子配體的有機金屬配合物,其配體的結構式為[(R1)(R2)(R3)(R4)PhCH2]N[R’][CH2Ph(R5)(R6)(R7)(R8)],其中R1、R2、R3、R4、R5、R6、R7、R8為苯環(huán)上相同或不相同的取代基;R’為氮原子上的取代基;金屬中心(M3+)為鉍(Bi3+)和銻(Sb3+);M3+與M3+是通過氧族元素相連;且在該類配合物中,M3+除與配體中的兩個碳原子形成共價鍵外,還與配體中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鍵,與M3+與氧族原子形成共價鍵。
3.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體的取代基R1、R2、R3、R4、R5、R6、R7、R8、R’為相同或不相同的烷基(C0-C20)或芳基(C6-C20)以及帶有不同雜原子的各種取代基團,其中優(yōu)選H、甲基、乙基、叔丁基、環(huán)己基、苯基或萘基;所述氧族元素為氧、硫、硒和碲(O,S,Se,Te),其中優(yōu)選氧和硫。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有機金屬鉍、銻配合物催化劑,其具體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請參照本專利申請人在其于2011年6月15日公開的公開號為CN102091503A、其題為“一種捕集、固定和凈化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化學方法”的專利申請。
5.根據權利要求1和4所述的方法,所述制備的有機金屬配合物為二氧化碳和環(huán)氧化物環(huán)加成反應制備環(huán)狀碳酸酯的主催化劑,季銨鹽為助催化劑的組成催化劑體系。
6.根據權利要求1和5所述的方法,所述季銨鹽(R4NX)為任意季胺鹽,其中R為C1到C20的脂肪取代基和C5-C20的芳香取代基,優(yōu)選甲基、乙基、丁基、苯基;X優(yōu)選氟、氯、溴、碘、BF4、PF6、CnH2n+1SO3(n=1-20)、CnF2n+1SO3(n=1-20)、C6H5SO3、C6F5SO3,其中優(yōu)選溴和碘。
7.根據權利要求1和5所述的催化合成方法,所述環(huán)氧化物的結構式為II,其中R1,R2為相同或不相同的烷基(C0-C20)或芳基(C5-C20),或其它任意雜原子取代基。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催化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20-180℃,反應時間0.5-24h,二氧化碳的初始壓力為0.5-10MPa,主催化劑的用量0.1-10mol%,助催化劑的用量為0.1-10mol%;其中優(yōu)選反應溫度為110-140℃,反應時間優(yōu)選6-24h,二氧化碳的初始壓力為2.0-4.0MPa,主催化劑的用量0.2-2mol%,助催化劑的用量為0.1-2mo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大學,未經湖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122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