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以藍藻以及稻草為主要原料生產優質雙孢菇培養基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30308.6 | 申請日: | 201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58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詹文圓 | 申請(專利權)人: | 詹文圓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藍藻 以及 稻草 主要原料 生產 優質 雙孢菇 培養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專利是一種針對農業生產技術領域中生產優質雙孢菇培養基的技術。屬于農業技術中的食用菌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雙孢菇:學名(Agaricus?bisporus)名稱:雙孢菇
別名:圓蘑菇,洋蘑菇、雙孢蘑菇、白蘑菇
英文名:Common?Cultivatea?Mushroom
科屬:雙孢菇屬于真菌門、擔子菌亞門,擔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蘑菇屬。
子實體形態: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直徑3-15厘米不等,初半球形,后近平展,有時中部下凹,白色或乳白色,光滑或后期具叢毛狀鱗片,開燥時邊緣開裂。菌肉白色,厚。菌褶粉紅色呈褐色,黑色,較密,離生,不等長。菌柄粗短,圓柱形,稍彎曲,1-9×0.5-2厘米,近光滑或略有纖毛,白色,內實。菌環單層,白色,膜質,生于菌柄中部,易脫落。擔子上有兩個擔孢子,所以稱為雙孢蘑菇,孢子印深褐色。孢子褐色,橢圓形,光滑,6.5-10×5-6.5微米。
傳統雙孢茹培養基主要采用動物糞便以及稻草和秸稈作為主要原料進行栽培,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存在著動物糞便的氨基酸含量不高,發酵處理需要時間較長,質量不穩定等缺陷。
藍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藍綠藻、藍細菌;大多數藍藻的細胞壁外面有膠質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類生物中,藍藻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一種。藍藻是單細胞生物,沒有細胞核,但細胞中央含有核物質,通常呈顆粒狀或網狀,染色質和色素均勻的分布在細胞質中。該核物質沒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稱其為原核(或擬核)。在藍藻中還有一種環狀DNA——質粒,在基因工程中擔當了運載體的作用。和細菌一樣,藍藻屬于“原核生物”。
藍藻營養價值豐富,以太湖藍藻為例,經檢驗得到其蛋白質含量為40%,主要由異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賴氨酸(lysine),蛋氨酸(methion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蘇氨酸(threonine),色氨酸(tryptophane),纈氨酸(valine)等組成。此外,還含脂肪(含量在4%-4.5%),碳水化合物(16%-17%),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藻青素,維生素(vitamin)A、B1.B2.B6.B12.E,煙酸(nicotinic?acid),肌酸(creatine),γ-亞麻酸(γ-linolenic?acid),泛酸鈣,葉酸(folic?acid)及鈣,鐵,鋅,鎂等。
但同時由于藍藻中的微囊藻屬含有微囊藻毒素(MC),是魚腥藻屬、顫藻屬以及念珠藻屬產生的一類環狀七肽肝毒素,能夠通過抑制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導致家畜和人類的急性中毒,因此在雙孢菇培養料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藍藻首先必須經過好氧發酵脫毒處理。
發明內容
本技術主要內容為以脫水預處理后的藍藻以及稻草為主要原料,以一定比例混合后添加銅綠假單胞菌屬以及鞘氨醇單胞菌屬為主的特定微生物種群進行好氧發酵處理,并在發酵完成后根據雙孢菇所需的營養,添加多種常量以及微量營養元素,生產能夠應用與雙孢菇生產領域中的優質食用菌培養基,替代傳統食用菌培養基生產原料(主要為動物糞便以及秸稈等),在降低培養基原料成本50%以上的基礎上,達到增產10~15%的效果。從而達到變廢為寶,增加社會、經濟效益,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
舉例:將藍藻經過脫水處理后,與稻草以1∶1.25的比例混合后發酵處理,發酵約25-30天后,調整其碳氮比達到雙孢茹生長最優碳氮比30∶1,并添加石膏、磷酸二氫鉀、硫酸鎂等鹽類物質,用于雙孢菇生產中,其原料成本降低50%,培養時間減少10%,產量增加20%。
具體實施方式
本技術具體實施操作步驟如下:
一、原料預處理:
1.藍藻機械脫水
通過帶式機械擠壓脫水方式將藍藻水分降低到75%。
2.脫水后藍藻泥餅與稻草按比例混合
經脫水處理后的藍藻與含水量為10%左右的稻草段(將稻草軋段,稻草段長度約為8厘米-10厘米)混合,根據雙孢菇所需的碳氮比(30∶1),確定混合比例為1∶1.25,添加銅綠假單胞菌屬以及鞘氨醇單胞菌屬為主特定微生物種群進行好氧發酵處理。因雙孢菇生長過程中好堿性,發酵過程中需添加石灰,將發酵后原料的pH值控制到8-8.5左右。
二、雙孢菇培養料的配置
將經預處理后的原料,并根據雙孢菇的生長所需,添加石膏1%,磷酸二氫鉀1%,過磷酸鈣1%,尿素0.3%,花生粕1%,將培養料調整水分至60%左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詹文圓,未經詹文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303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制造轎車固定擋風玻璃彈簧夾頭的模具
- 下一篇:一種組合式沖壓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