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軋精軋多級穿帶速度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28682.2 | 申請日: | 2011-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05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卞皓;謝向群;夏小明;凌愛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7/00 | 分類號: | B21B3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003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軋 多級 速度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軋鋼速度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種熱軋精軋多級穿帶速度控制方法,屬于軋鋼控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熱軋生產過程中,終軋溫度的控制是重要的關鍵點,因為帶鋼的實際溫度與目標溫度偏差的大小直接影響帶鋼的組織、性能。實際終軋溫度的控制與軋制速度(含穿帶速度、軋制速度、拋鋼速度)、機架間冷卻水、中間坯厚度、來料的實際溫度、目標溫度的設定等因素相關。在同樣的條件下,成品規格較厚(>2.3mm)的帶鋼終軋溫度容易控制在目標設定的溫度偏差范圍內。而成品規格較薄(≤2.3mm)的帶鋼,當目標終軋溫度達到880℃以上時,由于帶鋼頭部溫降較快,實際溫度往往小于目標溫度(中尾部通過軋制過程中的升速基本能達到),從而影響終軋溫度的命中率和帶鋼性能。
從影響終軋溫度命中率的幾項因素來看,通過調整精軋機架間冷卻水來提高薄規格帶鋼頭部的終軋溫度命中率不可行,因為機架間冷卻水的調整方法僅僅是開和關,當精軋機架間所有冷卻水都關閉時,帶鋼頭部的實際溫度仍無法達到目標終軋溫度,則該方法無效。
通過提高精軋來料的實際溫度以提高精軋出口帶鋼頭部的溫度時,雖可以達到要求,但是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容易產生帶鋼表面質量缺陷。因為,當精軋來料溫度過高時(超過1040℃),容易產生氧化鐵皮缺陷,因此,此種方法并不理想。
提高中間坯厚度可一定程度減緩帶鋼溫降,有利于實際終軋溫度的提高,但不能完全解決該問題,且提高中間坯厚度后,精軋各機架的壓下率要增加,不利于薄規格軋制的穩定性,也不是可取的辦法。
調整軋制速度,特別是提高穿帶速度,提高軋制節奏,減少帶鋼頭部在精軋區的溫降,從理論上來說比較可行、有效,但是如果一味提高穿帶速度,可能會造成帶鋼在層流輥道上起套,帶鋼在穿帶時不穩定,造成精軋廢鋼等問題。
通過查詢相關文獻資料發現:《提高帶鋼頭部溫度精度的措施》(2005年設備增刊《梅山科技》)描述了通過調整穿帶速度、帶鋼溫度采樣點等措施,來提高終軋溫度命中率?!短岣邿彳埌褰K軋溫度技術探討》(2001年第6期《四川冶金》)描述了通過提高穿帶速度、提高中間厚度、減少粗軋道次等措施來提高熱軋板的終軋溫度命中率。論文《提高熱軋板卷終軋溫度的研究》(2001年6月《鋼鐵釩鈦》),同樣描述了提高軋制速度、減少粗軋道次,可有效提高終軋溫度命中率。
實踐和理論均證明,在來料溫度、目標溫度一定的前提下,通過提高穿帶速度,降低帶鋼頭部的溫降,來提高薄規格頭部終軋溫度命中率是可行的方法。但是提高穿帶速度,對軋線正常生產帶來的廢鋼隱患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即可以保證所需的終軋溫度、又可以有效避免廢鋼的熱軋精軋多級穿帶速度控制方法。
長期以來,軋鋼速度(包括穿帶速度)控制遵守的基本原則是秒流量守恒,即單位時間通過各機架的鋼帶質量必須相等,否則要么鋼帶隆起、要么鋼帶被拉伸,將引起嚴重的軋制問題。由于在帶鋼軋制過程中,厚度逐漸變薄,因此后機架處的穿帶速度總是大于前機架。因此,理論上,前機架的穿帶速度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且此時的帶鋼較厚,又有后續的軋制,因此不容易出現廢鋼,而后機架處的穿帶速度已經相對較高,且此時帶鋼已經較薄,因此繼續提速很容易出問題。
申請人經過反復試驗,大膽突破秒流量守恒的傳統觀念,提出了如下熱軋精軋多級穿帶速度控制方法在設有終軋溫度、帶鋼端頭位置監測的一組軋鋼機(通常為5機架或7機架)中,按以下步驟進行控制:
第一步、按秒流量相等原則確定一組機架中各對應機架的初始穿帶速度;
第二步、當監測到的終軋溫度低于目標溫度時,按預定提速比例提高第一機架的下一次穿帶速度,其它機架為原先的相應初始穿帶速度;
第三步、如監測到的終軋溫度依然低于目標溫度時,按與第一機架相同的提速比例提高中間機架之前下一機架的穿帶速度,直至終軋溫度達到目標溫度時為止;
第四步、如監測到的終軋溫度依然低于目標溫度,重復第二步;
穿帶后,帶鋼端頭從提速機架輸出進入下一初始穿帶速度機架咬鋼前,控制所有提速機架恢復到原先的相應初始穿帶速度。
上述各機架對應的初始穿帶速度可以按HiVi=C確定,其中Hi、Vi分別為第i輥處的帶鋼厚度和穿帶速度,C為常數。
上述第三步中,提高中間機架之前下一機架的穿帶速度既可以一次同時提高,也可以是逐一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86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