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離羊肚菌菌種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427089.6 | 申請日: | 2011-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76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侯軍;林曉民;杜愛玲;吳祖峰;劉保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C05G3/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愛周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 羊肚菌 菌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菌柄內側環割法分離羊肚菌菌種的方法,屬于生物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羊肚菌隸屬真菌界(Kingdom?Fungi)子囊菌門(Ascomycota)盤菌綱(Discomycetes)盤菌目(Pezi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屬(Morchella),一種珍貴的野生食藥兼用大型真菌,營養豐富,風味奇鮮,是食用菌中的佳品,被認為是僅次于塊菌的美味食用菌,深受人們的喜愛。
羊肚菌最早記載于《本草綱目》,中醫認為“性平、味甘,具有益腸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氣、補腎、壯陽、補腦、提神之功能,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痰多氣短、頭暈失眠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羊肚菌有機鍺含量較高,具有強健身體、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羊肚菌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礦質元素,每百克干樣鉀、磷含量是冬蟲夏草的7倍和4倍,鋅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頭的4倍;鐵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頭的12倍等”。除富含蛋白質、多糖、核酸、各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活性物質外,還含有豐富的脂肪酸,故其在食品、保健品、醫藥、化妝品、化工、紡織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F代醫學研究又表明,羊肚菌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抗輻射、抗腫瘤、抗疲勞,并且能夠減輕癌癥患者放療、化療引起的毒副作用。由于羊肚菌藥食同源,需求量大,價位高,對其進行研究很有必要。野生羊肚菌資源分布較廣,我國陜西、甘肅、青海、四川、云南、河北、內蒙、吉林、黑龍江等20多個省份均有分布,但近年來羊肚菌自然采收量越來越少。十多年前,羊肚菌國外有栽培成功報道,已申請技術專利,國內也有栽培成功的報道,但基本處于試驗性階段。
羊肚菌目前報道的分離菌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黃保敬對采用羊肚菌茵柄基部土壤分離羊肚菌菌種的方法進行了初探,對土壤中菌絲量大,濕度保持較好的成功率較大。董雪采用單孢分離得到了60株黑脈羊肚菌菌株,趙丹丹等在尖頂羊肚菌孢子懸液分離到了菌種。還有一種為陳吉岳等將子實體掰開,用刀尖輕輕挑取內表面約大小的菌塊接入平板培養基,經過多次純化獲得分離菌株。王仲勇用無菌刀片把子實體切成綠豆大小的組織塊在0.1%的升汞溶液消毒后分離到了菌種。任桂梅等則用陜北野生羊肚菌子實體進行了的組織和孢子母種分離研究,證明組織分離成功率高于孢子分離。而他采用的組織分離方法則是用無菌眼科剪分別剪取菌盂和菌柄內帶無菌組織(如綠豆),但這樣的前提是柄基部沒有孔口和裂縫。
孢子分離法由于變異因素的影響,單核菌絲即使雙核化,仍然對后續栽培結實不可預測。大多數科技工作者仍然以組織分離的方法獲得菌種。但是,羊肚菌與其他大型真菌的子實體在結構上有一些特殊地方,子實體中空,菌肉比較薄,分離時污染率較高。另外,羊肚菌對消毒液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一旦吸附了消毒劑,萌發就會困難,甚至對羊肚菌的菌絲有致死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用消毒劑,既容易萌發,同時也能降低污染,并能較順利的分離到羊肚菌菌種的分離羊肚菌菌種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采用了一種分離羊肚菌菌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膠帶封閉的羊肚菌用75%消毒酒精均勻擦拭后,用燒灼的刀具從菌柄頂端在火焰上方切割掉子實體頭部,露出的新鮮菌柄橫切面,在火焰上輕快過2-4下,用刀具在新鮮菌柄內側環割菌柄新鮮菌肉組織并送入抗生素平板培養基上,于20-30℃的溫度下培養,待萌發出菌絲后,及時轉接。
所述的刀具為手術刀片。
羊肚菌子實體在切割前要基部菌柄完整,用透明膠把羊肚菌整個纏繞密封,中間不留空隙。
所述的抗生素平板培養基為:馬鈴薯400g,草炭1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氫鉀1g,硫酸鎂0.5g,酵母膏50g,瓊脂20g、水1000mL,鏈霉素30U/mL,青霉素30U/mL,pH6.5。
所述抗生素平板培養基的制作方法為:土豆削皮切薄皮加3000mL水煮30min,過濾取2000mL,加入草炭,小火浸煮20min,過濾取濾液1000mL,在此濾液中加入葡萄糖、酵母膏、瓊脂、磷酸二氫鉀、硫酸鎂,小火煮至瓊脂溶解,定容至1000mL,分裝于三角瓶,在高溫121℃-126℃、高壓0.1-0.14MPa滅菌30min。待冷卻至50℃左右加入青霉素鈉、硫酸鏈霉素復合抗生素母液,使抗生素終濃度在30U/mL左右,將配好的培養基倒入培養皿中或直接冷卻成固體培養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大學,未經河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708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玻璃鋼化用加熱爐
- 下一篇:N4—乙酰胞苷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