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竹炭滌綸短纖維的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426299.3 | 申請日: | 2011-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76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魏燕瓊;於俊杰;邵建農;丁益萍;徐紅波;李明剛;孫志超;王莉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貝斯特化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6/92 | 分類號: | D01F6/92;D01F1/10;D06M15/643;D06M13/46;D01D5/08;D01D5/088;D01D5/096;D01D5/22;D01D5/12;D01D10/02;D01D1/00;D01D1/04;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知專利事務所 33235 | 代理人: | 寧岡 |
| 地址: | 31140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滌綸 短纖維 生產工藝 | ||
1.一種竹炭滌綸短纖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工藝采用再生PET料為原料,所述生產工藝的具體步驟如下——
(1)前處理:將回收的再生PET料進行前處理;
(2)轉鼓干燥:先將處理后的再生PET料用真空轉鼓干燥機干燥5.5h-6.5h,再加入竹炭母粒,所述竹炭母粒的最終質量分數為6%-8%,總干燥時間為9.5h-10.5h,測得含水量在100ppm-150ppm則完成干燥;
所述竹炭母粒含有質量分數為22%-27%的竹炭;
(3)熔融紡絲:將干燥后的再生PET料和竹炭母粒混合料送入螺桿擠壓機加熱熔融,熔融狀態的混合料經過紡絲箱過濾和計量泵分配,再通過噴絲板噴絲成絲束,所述螺桿擠壓機的螺桿和紡絲箱箱體溫度均為278℃-282℃;
(4)冷卻成型:將絲束通過環吹風冷卻成型,所述環吹風溫為22℃-26℃,所述環吹風速為4.0m/s-5.0m/s;
(5)卷繞:通過壓縮空氣牽引的方式,將各分散的絲束卷繞集中后送入盛絲桶;
(6)牽伸:將集束后的初生纖維依次通過第一牽伸機、牽伸浴槽、第二牽伸機、加熱箱和第三牽伸機拉伸,總牽伸倍數為3.1-3.3倍;
(7)卷曲:將絲束送入卷曲機卷曲,所述卷曲機速度為4.2m/s-4.5m/s,卷曲輪主壓壓力為0.25MPa-0.35MPa,卷曲輪背壓壓力為0.06MPa-0.1MPa。
(8)上油:使用噴油霧機對初生纖維上油;
(9)熱定型:將初生纖維通過熱定型機進行熱定型,所述熱定型溫度為162℃-168℃,所述熱定型時間為13min-17min;
(10)切斷,制得竹炭滌綸短纖維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炭滌綸短纖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的前處理具體步驟依次為堿液清洗再生PET料、離心機脫堿液除污、浮料分離機自動除雜、螺帶洗料機出料、噴淋洗料機沖洗后提料、離心機脫水、傳送帶送至挑料臺、挑料臺進行人工挑料、挑出雜質后定重打包。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炭滌綸短纖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真空轉鼓干燥機的干燥溫度為165℃-18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炭滌綸短纖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計量泵供量為2000-2100g/min,紡絲速度為1050-1150m/min。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竹炭滌綸短纖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噴絲板孔徑為0.2mm,孔數為3500,所述噴絲板的布局為14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炭滌綸短纖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環吹裝置的環吹內膽為兩層銅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炭滌綸短纖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第一牽伸機速度為60m/min-70m/min,牽伸浴槽的溫度為70℃-80℃,第二牽伸機速度為180m/min-200m/min,加熱箱的溫度為100℃-110℃,第三牽伸機速度為190m/min-210m/min。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炭滌綸短纖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牽伸浴槽內為含有機季銨鹽化合物的硅油抗菌乳液。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竹炭滌綸短纖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油霧機噴灑的油劑為含有機季銨鹽化合物的硅油抗菌乳液。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竹炭滌綸短纖維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抗菌乳液均為0.10%-0.16%質量份的高爾斯頓Lurol?AM-7抗菌劑和0.48%-0.52%質量份的Lurol?PS-13362硅油復配的水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貝斯特化纖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貝斯特化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42629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張拉自鎖傘型錨及土質邊坡加固方法
- 下一篇:蜂窩芯半格結構層疊方法及裝置





